霍伦河,为黑龙江支流松花江支流拉林河支流细鳞河的支流。 “霍伦”为满语,有威武、巍峨、雄伟之意。后又称呼兰河,“呼兰”满语为“烟筒”之意,据载,“两百年前,该地林区住户以木为烟筒,名曰‘呼兰’,即选原木中空心者,凿空成直筒,竖于窗外,一屯之内皆是”。此后遂以“呼兰”为河名。1987 年河流...
《呼兰河传》为世人呈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城呼兰河的社会风貌和人情百态。本期一起翻开《呼兰河传》这本书,读一读萧红笔下的东北大地。
呼兰河发源于小兴安岭西南麓的炉吹山(一说达里带岭,另说太平岭西麓),其源头有两条支流汇成,一条是下小呼兰河,另一条是上呼兰河,至桃山正西3公里处2河相汇,同入呼兰河。呼兰河源头水从呼源沟等地流过鸡岭、圣浪、神树、石长等地,历史上称上述四个林场等为呼兰河上游地区,此条河流也被称为大呼兰河。干流...
呼兰河 一、呼兰河 呼兰河发源于小兴安岭西南麓的炉吹山。干流自东向西流动,与通肯河汇合后开始南流,于哈尔滨市东北约1公里处(呼兰县张家庄附近)从北岸注入松花江。全长523公里,流域面积35 683平方公里,其中哈尔滨境内为 1 733平方公里,是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最大的支流。呼兰河右岸...
呼兰河,是松花江支流辉发河的支流,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东部偏南,驿马乡和呼兰镇境内,该河发源于磐石市与桦甸市界山,吉林哈达岭的棺材应子山南麓、扇子面山南麓、大旗山西南麓。由北向南流经驿马乡的滚马岭村,在郭家店村进入呼兰镇境内,流经呼兰镇的兴隆、呼兰、苇塘村,在明水村下明水屯南0.5千米处...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20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呼兰河传》以萧红童年生活为线索,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大泥坑”“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等当地风土人情被表现得...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呼兰河,也是我对人生事物的第一个完整记忆。当时感到这是一条水面好宽好宽的大河,卫星公社的人们都把它叫作“南大河”。它隔断了尚是砂石路面的绥望公路,人和车过河都要乘轮渡。人先从汽车上下来,等汽车开上轮渡船后人再走上去。小孩子眼中一切都是新奇的,第一次看到大河并乘坐汽车、渡船...
呼兰河畔,有一座静谧而冷清的小城,是为呼兰城。1911年,女作家萧红便出生于此。她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也是鲁迅心目中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萧红为家中长女,年幼丧母,童年凄苦,十九岁出走呼兰城,三十一岁病死他乡。病逝前两年,她为生养她的呼兰城作传,名为《呼兰河传》。书中,萧红为我们讲述了童年记忆...
女作家萧红:半生情路坎坷病厄流离,《呼兰河传》成泣血绝响 萧红其人,比她的作品更广为人传。大众追逐于传奇,相较于她的文字,先了解的倒是她不堪赘述的情史和被特殊时代裹挟下风雨飘摇的人生。呼兰河的风俗人情在粗放质朴的笔调下烟火蒸腾,文字奔流地推陈铺述,繁而不乱,长而不冗,一座热气滚滚的小城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