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视之不见 , 名曰夷﹔听之不闻 , 名曰希﹔搏之不得 , 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 , 故混而为一。 释文:看它却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却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却摸不着,把它叫做“微”。这三者不可说清楚,所以就混而为一。 今解:老子对“道”的描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摸而不...
逐句解释: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夷,灭也,即无形。希,静也,即无声。搏,触摸。也有记作“㨉”;㨉:抚、摹。即“道”,看不见叫做夷,听不到叫做希,摸不着叫做微。这就是“道”的形状和形象。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而为一。致,推。诘,问。夷、...
【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hùn)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绳绳(mǐn mǐn )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今译...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2020-02回复12 灯心草_mi min min 绳绳 2020-08回...
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是“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出自《道德经》第十四章。意思是,道就是这样一种无法感知的东西。看也看不到,听也听不到,摸也摸不着。 视之不见名曰夷,夷是平的意思,例如“武王伐纣,夷定天下”。平地上如果突起一座山,我们一眼...
续费VIP 立即续费VIP 会员中心 VIP福利社 VIP免费专区 VIP专属特权 客户端 登录 百度文库 期刊文献 图书博之不得名曰微的意思博之不得名曰微的意思 博之不得名曰微的意思: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
翻译: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相关知识点: ...
《道德经》第14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用眼睛看不到它这叫做“夷”,用耳朵听不到它的叫做“希”,用手摸不到它的叫做“微”,因为我们用眼睛、耳朵、身体、无法感觉到它,所以因而无法描述它的形象,茫茫然,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