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溪地震遗址位于茂县较场乡东南2.5公里,岷江东岸二级台地上。据文献记载,叠溪汉为蚕陵县,唐初为冀州,明为叠溪千户所,清改为卫,民国隶茂县。而叠溪城为“贞观时筑,明洪武十一年御使大夫丁玉讨复故地,命指挥童胜复筑。高一丈,围三百几十丈,门四。成化间重修。”叠溪城扼松茂要道之冲,即是军事重镇亦...
1933 年 8 月 25 日发生了叠溪地震,震中就在如今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的北部。这一地震让叠溪古城所有的建筑都倒了,还引发了水灾,伤亡人数多达 2 万以上。1933 年 8 月 25 日 15 时 50 分 30 秒,在岷江上游的茂县叠溪发生了 7.5 级地震。震中的位置在北纬 32 度、东经 1...
📅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四川茂县叠溪镇附近发生了7.5级地震。这次地震位于岷江断裂带南段,震中烈度达到10度,震感波及四川、甘肃、陕西、宁夏、重庆、贵州、湖北、河南、山西等多个省份。🏞️ 地震导致叠溪镇周边60多个村寨被摧毁,阿坝州山区出现大范围山体滑坡,山崩堵塞岷江上游形成堰塞湖。最大堰塞湖坝体高达...
叠溪大地震,于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在四川松潘和茂县之间的叠溪镇发生了7.5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为6.1公里。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坠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500―600米。 强烈的地震引起岷江两岸山崩,堵塞河道,形成地震湖。崩塌的山体在
1933年8月25日下午3时50分,四川西北茂县叠溪发生7.5级地震,叠溪及岷江两岸山崩地陷,尘雾遮日,山河改易,城廓村寨荡然无存,叠溪周围30里内满目疮痍,方圆百里之内皆罹奇灾。地震死亡6865人,受伤和受灾难民8277人,牲畜死亡8978头(只),倒塌房5100余所,农田、粮食损失80%以上。
四川叠溪7.5级地震 “山崩镇陷,岩石横江”,“岷江断流,壅坝成湖”。这是88年前的今天——1933年8月25日四川叠溪7.5级地震所造成的灾害。当时的中国西部科学院地质科主任常隆庆等人通过对震灾及水灾的调查,编绘叠溪震后地形图、地震烈度图,编写《四川叠溪地震调查记》一书。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开展地震调查分析,第一...
2017年6月24日6时左右,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山体高位垮塌,整个村的房屋瞬间被掩埋,全村46户,共计100多人在睡梦中遇难。垮倒的土方堵塞河道长达两公里,1600余米的乡村道路深埋土底。 事后,经专家踏勘分析,造成这次重大山体垮塌灾害的原因,除汶川地震影响外,八十多年前,同样发生在茂...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地处四川西北部的茂县叠溪镇,发生了一场7.5级的大地震。强烈的地震将大地撕裂,引发山崩地陷。千年古城叠溪,眨眼间消失殆尽。城中6000多军民几乎全部遇难,无一幸免。死里逃生者,不足20人。叠溪城历史悠久,自古为羌人繁衍生息之地。据《茂州志》记载:“(叠溪)贞观时筑,明...
于 1933 年 10 月 9 日 19 时,地震湖崩溃,洪水倾湖溃出,霹雳震山,尘雾障天,造成下游严重水灾,仅灌县境内捞获的尸体就有 4000 多具。叠溪地震和地震引发的水灾,共使 2 万多人死亡。在叠溪遭到灭顶之灾的同时,世界各地的地震仪也不断收到了大地颤动的信号,鸟孰峰、南京地震台几乎同时记录到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