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近万人,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国叠溪大地震”。叠溪海子就是这次大地震的产物,其最深处达98米,平均深度82米,蓄水量达1.5亿立方米,湖面面积350多万平方米。更惨烈的是,1933年10月9日19时,地震湖崩溃,洪水倾泻而出,造成下游严重水灾。仅灌县境内捞获的尸体就有4000多具。叠溪地震和地震引发的...
叠溪大地震,于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在四川松潘和茂县之间的叠溪镇发生了7.5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为6.1公里。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坠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500―600米。 强烈的地震引起岷江两岸山崩,堵塞河道,形成地震湖。崩塌的山体在
1933 年 8 月 25 日发生了叠溪地震,震中就在如今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的北部。这一地震让叠溪古城所有的建筑都倒了,还引发了水灾,伤亡人数多达 2 万以上。1933 年 8 月 25 日 15 时 50 分 30 秒,在岷江上游的茂县叠溪发生了 7.5 级地震。震中的位置在北纬 32 度、东经 1...
叠溪地震不仅使叠溪全城及周围60余城镇、村寨全部覆灭,而且山崩13里多,石块泥沙横压岷江上,堵塞岷江,积水形成“海子”(堰塞湖),岷江为此断流43天,江水倒流20多公里。大震后45天,即10月9日19时,叠溪海子霹雳一声巨响,积水倾湖溃出,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怒涌而下,吼声震天,十数里外皆闻。在大定以上水头高达20丈,...
1933 年“ 叠溪大地震 ”的发生,也使得叠溪这座古城闻名中外,它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地震遗址,享有“中国的庞贝”之称。正是叠溪大地震,造就了如今的“叠溪上下海子”、“富贵山”、“神龟回游”、“乱石古城公园”、“偷油洞”等地震遗址景观。同时拥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宋朝古迹 DD “点...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地处四川西北部的茂县叠溪镇,发生了一场7.5级的大地震。强烈的地震将大地撕裂,引发山崩地陷。千年古城叠溪,眨眼间消失殆尽。城中6000多军民几乎全部遇难,无一幸免。死里逃生者,不足20人。叠溪城历史悠久,自古为羌人繁衍生息之地。据《茂州志》记载:“(叠溪)贞观时筑,明...
叠溪地震发生于1933年8月25日,震中位于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北部。此次地震导致叠溪古城全部建筑坍塌,并引发水灾,伤亡人数超过2万。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岷江上游茂县叠溪发生7.5级的地震。震中位置为北纬32度,东经103.7度,有感范围北至陕西西安,南至云南昭通,东到万县,西抵阿坝...
据不完全统计,1933年的叠溪地震和地震引发的水灾,造成2万多百姓死亡,损失不计其数。震中形成的叠溪海子,相继逐步溃决后,最后留下的只有公棚和白蜡寨两个一大一小的海子,保留至今。 如今的“叠溪海子”已经成为了一个风景如画的旅游观光圣地。在欣赏这美丽海子的同时,回首叠溪大地震造成的灾难,真是让人心中感慨万端...
1933年8月25日下午3点50分,四川叠溪发生7.5级大地震。 据资料记载,地震发生时,天空中和大地深处均有惊雷声炸响,山谷里飞沙走石,地面开裂,像波涛一样汹涌,地裂缝忽开忽合,多处地面下陷。 地震持续了一分钟,直到三小时后烟尘才渐渐散去。 崩塌的山体把岷江拦腰截断,在银瓶崖、大桥、叠溪三个地方筑起三道大坝,...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国叠溪大地震”,叠溪海子也因此形成。海子的最深处达98米,平均深度为82米,蓄水量为1.5亿立方米,湖面面积为350多万平方米。虽然门票免费,但这里依然是一个值得一游的自然奇观。地址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103县道观景饭店旁,是探索地震遗迹和自然美景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