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地处四川西北部的茂县叠溪镇,发生了一场7.5级的大地震。强烈的地震将大地撕裂,引发山崩地陷。千年古城叠溪,眨眼间消失殆尽。城中6000多军民几乎全部遇难,无一幸免。死里逃生者,不足20人。叠溪城历史悠久,自古为羌人繁衍生息之地。据《茂州志》记载:“(叠溪)贞观时筑,明...
#地震文化#国内大震——《1933年四川叠溪7½地震》发震时刻: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经纬度:北纬32.0度,东经103.7度震中位置:中国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北部震级:7½级震中烈度:Ⅹ度死亡人数:2万...
1933年8月25日下午3点50分,四川叠溪发生7.5级大地震。 据资料记载,地震发生时,天空中和大地深处均有惊雷声炸响,山谷里飞沙走石,地面开裂,像波涛一样汹涌,地裂缝忽开忽合,多处地面下陷。 地震持续了一分钟,直到三小时后烟尘才渐渐散去。 崩塌的山体把岷江拦腰截断,在银瓶崖、大桥、叠溪三个地方筑起三道大坝,...
在叠溪附近之人,仅逃出一男一女,全城五百七十人无一存者。……地震时土地多向河中崩裂,……震口忽开忽合,在田中之农夫有五人葬身此缝中无法寻觅。” 大震的亲历者、大劫难的幸存者如是回忆这场恐怖的灾难:“1933年农历七月初五那天,我正在山上打柴,天气也很热,……开始时听见'轰’……的响声,不到一分钟...
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县叠溪7.5级地震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在四川省茂县叠溪镇附近发生7.5级大地震,地震震感波及四川,陕西,甘肃,重庆等地均有明显震感,这次强烈地震震中烈度为10度,大地震导致叠溪镇周边60余个村寨被完全摧毁,另外大地震还造成岷江上游叠溪镇一带出现严重山体滑坡,滑坡体将岷江堵塞形成多个巨大堰塞...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一场7.5级的大地震,悄然降临了安静祥和的叠溪古镇。当天,勤劳的叠溪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为了迎接十天后一年一度的城隍庙会,准备着赶庙会的祭品。 在那一天,叠溪人将向城隍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地震来得非常突然,随着天空中一声巨响,大地开始猛烈摇晃。从地下由远而近,传...
1933年8月25日,四川省茂县叠溪发生7.5级地震,古城叠溪全城被毁,震后45天地震堰塞湖溃决,又造成严重的次生水灾,地震和水灾均引起惨重伤亡。根据对历史资料的考证和分析,初步认为:茂县境内直接死于地震的常住居民为6865人,该地震造成的 - 拾羌于20230825发布在抖音,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叠溪发生7.5级地震,叠溪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陷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500—600米,古城及附近的21个羌寨全部覆灭,四周出峰丽塌,堵塞眠江,形成11个堰塞湖,伤亡人数近万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国叠溪大地震。 304 31 收藏 1 举报发布时间:2024-07-19 14...
叠溪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自古以来就是羌人繁衍生息之地,也是西出青海和甘肃的必经要道。这里长期为重兵把守,是历代边防重镇,同时也是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然而,这一切在1933年8月25日发生了改变。那一天,发生了深度达6.1公里的7.5级地震,被称为“天开门”的大地震。地震瞬间将一座古城陷于地下,同时截断了...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叠溪镇发生了7.5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为6.1公里。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隐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500―600米。 强烈的地震引起岷江两岸山崩,堵塞河道、形成地震湖。崩塌的山体在岷江上筑起了银瓶崖、大桥、叠溪三条大坝,把岷江拦腰斩断,使流量为每秒上千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