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四川茂县叠溪镇附近发生了7.5级地震。这次地震位于岷江断裂带南段,震中烈度达到10度,震感波及四川、甘肃、陕西、宁夏、重庆、贵州、湖北、河南、山西等多个省份。🏞️ 地震导致叠溪镇周边60多个村寨被摧毁,阿坝州山区出现大范围山体滑坡,山崩堵塞岷江上游形成堰塞湖。最大堰塞湖坝体高达...
这是88年前的今天——1933年8月25日四川叠溪7.5级地震所造成的灾害。当时的中国西部科学院地质科主任常隆庆等人通过对震灾及水灾的调查,编绘叠溪震后地形图、地震烈度图,编写《四川叠溪地震调查记》一书。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开展地震调查分析,第一次对地震灾情进行宏观烈度考察,在中国地震史上实现了重要的零的突破。
他挣扎一会便失去了意识,等到苏醒时,见自己已经被甩到岷江对岸来了,身边还有一段叠溪古城的城墙。 1933年叠溪大地震的震级约为里氏7.5级,算得上百年一遇的罕见强震,距离叠溪震中大约65公里的茂县县城震感强烈,县衙的长屋整排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民国时期的茂县县城 等到一个多小时后,地震的余波才渐渐平息,因为电...
#震史今日# 【1933年8月25日 四川叠溪发生7.5级地震】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四川茂县叠溪镇(北纬32.0度,东经103.7度)发生7.5级的大地震,震中烈度Ⅹ度。 地震发生时,随着山摇地动,一座建制于...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地处四川西北部的茂县叠溪镇,发生了一场7.5级的大地震。强烈的地震将大地撕裂,引发山崩地陷。千年古城叠溪,眨眼间消失殆尽。城中6000多军民几乎全部遇难,无一幸免。死里逃生者,不足20人。叠溪城历史悠久,自古为羌人繁衍生息之地。据《茂州志》记载:“(叠溪)贞观时筑,明...
1933年8月25日下午3时50分,四川西北茂县叠溪发生7.5级地震,叠溪及岷江两岸山崩地陷,尘雾遮日,山河改易,城廓村寨荡然无存,叠溪周围30里内满目疮痍,方圆百里之内皆罹奇灾。地震死亡6865人,受伤和受灾难民8277人,牲畜死亡8978头(只),倒塌房5100余所,农田、粮食损失80%以上。
更大的灾难接踵而至,余震持续了两个多月,人们一直生活在恐惧中。而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也在悄然酝酿之中。叠溪古镇位于岷江东岸,地震导致的塌陷使得岷江江水倒灌,形成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地震湖,其中最大的有大、小海子和叠溪堰等。震后一个月,岷江上游持续降雨,江水猛涨,张雪岩一直在关注湖水位的上升情况。这天...
历史上的今天:1933年四川茂县叠溪地震。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在四川茂县叠溪镇附近发生7.5级地震,这次地震位于岷江断裂带南段,震中烈度达到10度,地震震感波及四川,甘肃,陕西,宁夏,重庆,贵州,湖北,河南,山西。这次地震导致 - YBZX观测于20240825发布在抖音,已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一场7.5级的大地震,悄然降临了安静祥和的叠溪古镇。当天,勤劳的叠溪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为了迎接十天后一年一度的城隍庙会,准备着赶庙会的祭品。 在那一天,叠溪人将向城隍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地震来得非常突然,随着天空中一声巨响,大地开始猛烈摇晃。从地下由远而近,传...
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县叠溪7.5级地震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在四川省茂县叠溪镇附近发生7.5级大地震,地震震感波及四川,陕西,甘肃,重庆等地均有明显震感,这次强烈地震震中烈度为10度,大地震导致叠溪镇周边60余个村寨被完全摧毁,另外大地震还造成岷江上游叠溪镇一带出现严重山体滑坡,滑坡体将岷江堵塞形成多个巨大堰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