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蕴,谓三领纳随触: 即乐及苦、不苦不乐 此复分别 成六受身 即谓,眼触所生受 乃至,意触所生受 即由眼、耳、鼻、舌、身、意 等的六触引生相应之六种感受 《大乘百法明门论忠疏》: 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 起爱为业,能起合、离、二非欲故 所谓“顺、违、俱非境”: 指对个人 有利...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当色蕴一空,物质的虚幻消失了,跟着心理层面的受(感受)、想(概念)、行(意志)、识(知觉)也就都空了。所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面只提到了色,而没有提到另外四蕴“受、想、行、识”。因为色字一破,另外四蕴也就都破了。换句话说,这是一个精...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说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后,紧接着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也就是说,受、想、行、识和色一样,本质都是“空”,所以叫“五蕴皆空”。这“五蕴”之中,“色”指的是客观物质世界;“受想行识”则是主观精神世界。无论“五蕴皆空”的观点是否正确,能在2000年多前对...
意思是所谓五蕴皆空,意谓不论物质现象(相当于色)或精神现象(受、想、行、识)均属因缘所生法,无固定不变之自性;若以其为实有自性,则是虚妄分别,故色之本质为空。色、受、想、行、识是一个佛教用语,是“五蕴皆空”中“五蕴”。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在五蕴中,...
至于根尘相对之后,识与想、行,到底是同时发生的?还是有其作用的先后顺序呢?既然已经明确了受想行识的定义,不妨对照这些定义,用来反观一下心念的起灭,这样的答案才真正属于自己。 十二入初门第三 内六根入一眼入二耳入三鼻入四舌入五身入六意入 外六尘入一色入二声入三香入四味入五触入六法入 ...
如何学习佛家的受想行识就成自已 你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吗 人世间,最难的莫过于认识自己。 我们不要以为了解自己的内心。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在想什么,我们内心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我们自己是不知道的。甚至于有时候,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完全与心的本意相背。怎样驾驭自己的内心? 佛家说,心是由受、想、行、识(...
受想行识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被称为“五蕴”之一,指人类心灵的五个方面。其中,“受”是指心灵对外部事物的感受能力,“想”是指心灵对已有的认知信息进行加工、组合和创造出新信息的能力,“行”是指人的行动或举止,“识”是指心灵的认识和感知能力。这四个方面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类心智...
“受想行识” 出自《心经》一文,从字面解释就是受到思考行动识别,假如如此观想,那么其本质就是我们的日常。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身体活动离不开大脑的思维,神经的调节,肌肉的运作。这是我们参与一切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然而是什么条件下能使我们的大脑进行思考呢?是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身体的感知和会意,眼见...
色、受、想、行、识是佛教中对人类心理和意识运动的五个要素,称为五蕴。其中,色代表物质形态,受代表感受,想代表思维和观念,行代表意志和行动,识代表意识和认知。下面将对每一个蕴进行具体解释。1.色(rupa)色是指世界上一切的物质形态,包括五大元素(地、水、火、风、空间)以及由它们组成的...
希望能了解“色法”和“名法”的使用,即是把世界分为两个方面,或把世界万物分成两大类:“色法”为“物质”,它不属于心识,而另一种属心识或心里的感觉,总称为“名法”或“心法”。但为了更加详细地解释,再把心法分为四个部份,称为受(VEDANA)、想(SANNA)、行(SANKHARA)、识(VINNAN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