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原道》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评论著作,以下是其原文内容(部分):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育;卑高殊畛,故万物萌生;况乎文章,岂异于兹?惟人...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卷一)》是现代唐君毅编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诸篇论著之一。唐君毅先生对中国哲学具有颇深造诣,著有中国哲学原论的原理篇、原心篇、原名篇、原辩篇、原致知格物篇、原命篇、原性篇与原教篇等。原道篇所研究的是唐代以前各种道的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此篇主要探讨了文学的本质、起源及其与自然之道的关系,是理解刘勰整个文学观的基础和出发点。以下是对《文心雕龙·原道》的简要解析: 一、引言 开篇,刘勰即提出“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的问题,强调了“文”(广义上的文化、文学艺术)的重要性和普遍性,认为它与天地同生共存,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唐君毅专栏 |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导读 霍韬晦 唐先生在〈原性篇〉之后,而有〈原道篇〉之作,决非偶然。“性”是生命问题,对生命存在之反省,生命的秘密穷尽之后,自然明白由生命所开出的种种活动,这就是“道”。“道”是思想的方向,所以首先有思想世界、观念世界、哲学世界,依思想而有行动,于是有个体生命之...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套装共2册)》包括三篇。第一篇专论周秦诸子之道,从孔子之仁道,到《易传》之神道,凡二十五章,重要之先秦诸家思想,均已遍兴无遗。第二编为论两汉经子之哲学之道,首由即阴阳家开始,继论汉代学术之道、人物品鉴之道、道教炼养之道、易学象数之道等等,——见共博大而更通于后世中国文化...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是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唐君毅。内容简介 “道”是思想的方向,依其不同层次与关怀即有不同的人伦世界与文化世界,人类文化虽展现不同,但其所开展“道”,内里却互相交涉而不相障碍,互成一历史文化的大道。唐先生即本此慧识,继(原性篇)之后再写,见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卷三)》是现代唐君毅编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内容简介 本卷内容包括全书第三篇魏晋至隋唐佛家哲学中之道和附录两部分。第三篇的章目有:中国固有哲学中之道与佛道之交涉,成实论、中论、至成实宗之中道论,般若三论宗之二谛义与吉藏之中道义及佛性义,智颢在中国佛学史中的地位与其...
《原道》是《文心雕龙》的第一篇。本篇主要论述刘勰对文学的基本观点:文原于道。“原”是本,“道”是“自然之道”;“原道”,就是文本于“自然之道”。所谓“自然之道”,刘勰是用以指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他认为日月山川、龙凤虎豹、云霞草木,从物到人,都是有其物必有其形,有其形则有其自然形成之美...
原道篇自序——述作缘起、其宗趣、内容之限极,与论述之方式 一 缘起 以本书之缘起而言,可谓事出偶然。盖自七年前,吾母逝世,吾即尝欲废弃世间著述之事。后勉成原性篇,于此篇自序言吾今生之著述,即止于是。旋即罹目疾,乃不远秦楚之路,求医异域,几于不读书者,半载有余。病中唯有如庄子所谓“视乎冥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