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Labor Economics)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专业定义 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其所引起的劳动力资源配置等相关问题,包括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就业、工资、人力资本投资、收入分配等。例如:劳动力市场失衡背后各种因素的变化,如何通过资源的配置使劳动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等等。培养目标 以服务...
农业经济是指农业中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称。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它的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在生产关系的改革和生产力的组织方面都有一系列特殊的经济问题。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使农业生产关系更加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如何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等,显然与...
4. 假设库斯兰迪亚低技能工人的劳动力需求为E = 240 - 10w,其中E为工人数量(以百万为单位),w为小时工资。库斯兰迪亚有120名国内低技能工人,他们以非弹性方式提供劳动力(即劳动力供给曲线只是一条垂直线)。如果库斯兰迪亚向移民开放边境,20名低技能移民将进入库斯兰迪亚,并提供不可弹性的劳动力。 a.如果不允许移...
替代效应: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变得更高,因此人们想要“出售”更多的劳动力 工资变化对工作时数的影响 DD线是补偿预算约束。 收入效应是从P点移动到Q点,减少了工作时间。 替代效应是从Q点移动到R点,增加了工作时间。 这被称为希克斯式劳动供给补偿修正。
《劳动经济学》是2002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全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主干课教材之一。全书在介绍劳动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后,以劳动力市场为主线,从劳动力市场的一般理论到劳动力的供给、需求、流动,从劳动...
劳动经济学对于了解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经济学研究了劳动力的生产力。劳动力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的生产力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效益。劳动经济学通过分析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揭示了劳动力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例如,技能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生产...
中国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 年 -1978 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着手建立劳动经济学体系。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就业、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市场等方面。 第二阶段(1979 年 -1999 年):改革开放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逐步深入,开始涉及劳动力市场改革、企业劳动关系、劳动者收入分配...
下面是一些劳动经济学的知识点: 1.劳动供给与需求:劳动供给是指一定时间内,愿意为工资而提供劳动力的人数;劳动需求是指雇主愿意支付工资雇佣劳动力的数量。劳动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劳动市场上的工资水平。 2.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供给和劳动需求相互作用的地方。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包括劳动力的异质性、信息...
下面是关于劳动经济学的一些知识点。 一、劳动供给和需求 1.劳动力市场:包括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两个基本要素,劳动力供给来自于劳动者,劳动力需求来自于用人单位。 2.劳动力供给的决定因素:劳动人口规模、劳动者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技能水平、健康状况等。 3.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因素: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