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敬顺、忠诚且互相勉励,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解读]本段文字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敬”,尊敬,敬畏;“忠”,忠诚;“劝”,劝诫教化,让百姓听从统治者的要求。想要教化劝诫百姓尊敬、忠诚(统治者),应该怎么办呢?季氏作为“三桓”中最有权势的一家,掌握着鲁国的实权。季康子是当时鲁国最有权势的人,他对孔子的学问十分敬重,时常向孔子请教。当时已是孔子周...
(1)“孝慈,则忠”可见,“忠”是指对长君尽心竭力;“劝”在文言文中的含义是勉励,勤勉努力。 (2)“知及之”,要有智慧;“仁能守之”,要有仁德。“庄以莅之”,要庄重;“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要合乎礼。还要有能管理百姓的能力。 答案: (1)尽心竭力,勤勉努力。 (2)智。仁。庄(庄重严肃的态度)。
2·20 季康子(1)问:“使民敬、忠以(2)劝(3),如之何?”子曰:“临(4)之以庄,则敬;孝慈(5),则忠;举善而教不能(6),则劝。”【注释】(1)季康子:鲁国的大夫。姓季孙,名肥,谥号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2)以:杨伯峻:连接词,与“和”同。钱穆: 犹“而”。
jì季kāng康zǐ子wèn问::shǐ使mín民jìng敬、、zhōng忠yǐ以quàn劝,,rú如zhī之hé何??zǐ子yuē曰::lín临zhī之yǐ以zhuāng庄,,zé则jìng敬;;xiào孝cí慈,,zé则zhōng忠;;jǔ举shàn善ér而jiáo教bù不néng能,,zé则quàn劝。。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 (《论语·为政》 ) 子曰:“知①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 (《论语·卫灵公》 ) 【注释...
【原文】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译文】季康子问:“要使人民敬顺、忠诚而且勤勉,应该怎么做呢?”孔子说:“当政者以庄重的态度对待百姓,百姓就会敬顺;以上孝下慈之心对待百姓,百姓就会忠诚;提拔任用贤能的人,教导不能为善的人,...
翻译下面句子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因此,孔子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治民方法。孔子认为,要使民敬忠,首先君主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做道德的表率;其次要以好的榜样教化百姓;在这两种方式都不能起到应有作用的情况下,再施行劝导。这其实是孔子一贯主张的以德为先由本及末的治民思想,也是本章所要表达的中心要旨。原文末句“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朱子曰:临民以庄,则民敬于己;孝于亲,慈于众,则民忠于己;善者举之而不能者教之,则民有所劝而乐于为善。 张栻曰:古之治天下者,修之吾身而已耳。夫临民以庄,孝于亲、慈于下,善者举之、不能者教之,此皆在我所当为,非为欲使民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