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意义上讲,佛陀即便说法 49 年,所用的语言也只是指向月亮的手指,而非月亮本身,真正的佛法真谛需要众生自己透过言语去体悟、去实证,而非执着于字面含义。再者就是,佛陀说法是因机施教,应众生的烦恼、执念、渴盼而说。众生的心千变万化,如无根浮萍,被贪嗔痴慢疑的风浪肆意吹打。佛陀的言辞恰似对症下药...
佛陀说法,犍陀罗时期的雕刻的最大变化,是将佛陀或佛教中被视为圣者的本像单独制成雕像,打破了以往佛教艺术的禁忌--认为佛陀是无形的,不可用各种有形的形象予以再现的说法。从雕刻的美学倾向看,初期的犍陀罗雕像有希腊罗马艺术的影响。或者如有的学者所说,犍陀罗艺术是
那么四十多年后,佛陀在法华会上,就是法华时和涅槃时,佛陀就开权显实,讲了真实之法。 五 法华涅槃时 佛陀最后说《法华经》与《涅槃经》。经过华严、阿含、方等、般若四个时期的说法,发生了很大的功效,许多罗汉、辟支佛以及诸大菩萨,他们根机都在不断的提高和成熟。佛陀此时可以在灵山会上畅谈本怀,称性说...
佛陀说法虽历经四十九年,但言“法无定法” 且说自己一生 “一字不说”,这并非违背不打诳语的戒律,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佛陀的教导是应机而说,因众生的根性、因缘各不相同,所以所说法也随因缘而变化。如同医生治病,需根据不同病人的病症开出不同的药方,没有一种固定的药方可以适用于所有病人。佛陀的法就...
按常理,阿难这样问也属正常。疑问就在佛陀的最后一句话:“吾誓不为二乘声闻人说法。”佛陀之所以不说法,原来是由于在座者中有“二乘声闻人”。只要知道谁是“二乘声闻人”,便能领会佛陀的此言论,那么这则公案便不会存在任何有悖常理之处,亦不再令人感到困惑。于是,思维就落在了“二乘声闻人”上。这是...
综上所述,佛陀在四十九年的说法生涯中未曾说过一个字,这恰恰体现了诸法的空性和无相境界。这种境界是超越言语和文字的,无法通过言说来完全表达。但正是这种无言的境界,才更能彰显佛法的深奥和圆满。法身,亦被称为自性身或法性身,它是佛陀的真身,以正法为本质,呈现出无相的实相。由于法身是无相的,它...
在小编看来,佛陀说法49年,核心只有一个“戒”字!为何这样说呢? 第一,三学之首。 佛家有三无漏学,即戒、定、慧。“戒为无上菩提本”,戒是佛弟子必须遵守的身口意规范。定是禅定,玄奘法师称其为静虑。慧不同于世间的聪明,它指彻悟人生真相的般若智慧。三学含摄六度、三十七道品,是学佛修行的根本。 戒学,...
佛陀说法,为何分成“解脱道”和“佛菩提道”?此前的文章中,我们不止一次提到过,佛陀的说教,大致可以分成解脱道和佛菩提道两部分。简单来说,解脱道是为了教化众生出离六道轮转之苦,乃至证入无余依涅槃的境地;佛菩提道则是教化众生对治欲望,远离烦恼,在现世中于诸法得自在。如来说法四十九年,除了解脱道之外...
释迦牟尼佛陀成道后,一生说法49年,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可为什么金刚经上几次说道,佛并没有说法。 《金刚经》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金刚经上还有这样一句话:“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这到底什么意思?佛到底有没有说过佛法呢? 如果是站在佛的角度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