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佛教的探索与实践,“体用”思维在唐宋之际已非常成熟。当宋儒出来复兴儒学、开创新的哲学范式时,他们已能熟稔地把握传统“本末”思维的理论困难和当时“体用”思维的致思取向。尤其是作为理学开拓者、奠基者的“北宋五子”,都自觉不自觉地对“体用”思维作了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探索与运用。 唐宋以前中国本...
体用讲的是以什么为中心,中心者就是体,用围绕体着体,围绕着中心而发挥功能与作用。 因此,命理中的体用关系,是用来区分命局中的阴阳、主次、动静、君臣关系的,是阴阳与太极的桥梁。 如果说,阴阳是万事万物的一体两面,是万事万物的两大组成部分;那么,体用的基本功能是用来区分阴阳的主次、君臣、动静关系。 体用既...
习近平文化思想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既有坚守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普遍原则的文化理论创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体”,是文化系统的基本思想和根本原则;“用”,是在其指导、统御下的各文化要素及其功能作用。“体用”这对范畴,有“主从...
盲派体用断八字绝技(不传之秘) 一、 体与用的概念: 体用的概念,是从八字的十神角度划分其“自我主体”与“外物客体”关系的。根据十神的性质,我们把十神分为属“体”和属“用”两大类。 属于我自己及自己所使用的...
体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本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表象。一般说来,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体”就是根本的,第一性的;所谓“用”就是从生的,第二性的。这是“体”与“用”的最简单最主要的意义。《易传》中有“体”与“用”二词,但并...
“明体达用”就其精神实质,反映的是体用的一致性、统一性、贯通性,类似的说法还有“体用一源”“体用一贯”“体用不二”“体用相即”等。 我们既要明确中国哲学关于体用范畴的多重涵义,也要把握其在演变发展过程中引申、拓展的内涵,更要立足于具体语境理解其所具有的特定内涵。
“体用”的概念,在古代命学经典中,惟有《滴天髓》明确提了出来:“道有体用,不可以一端论也,要在扶之抑之得其宜。”翻译成白话就是说:“命理之道有体用,不能从一个方面来说清楚,概括地讲,就是该扶则扶、该抑则抑,恰到好处。”这句话是体用的总纲。下文的“原注”,是托名刘基(明朝开国元勋,朱元璋的军师...
“体用”这个概念对于学习传统文化是个很关键也很核心的概念。“体用”在命理学上经常出现,在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反而出现很少。正因为缺少这个概念,使得很多人学传统文化都比较辛苦。 “体用”是思维方式,阴阳是法则。将体当成阳,“用”当成阴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体用”不是阴阳关系,体用不能互化。
“体用”和“形上形下”一样,是理学本体论的重要范畴,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理学本体论,严格地说,就是通过“体用”范畴建立起来的。但是只有当它和“形上形下”结合起来,才使理学本体论不同于以前的玄学和佛学,而具有儒家特点。如果说,“形上形下”是从“存在”的意义上把世界划分为一般和个别、普遍和具体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