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白话译文】 太宗对梁公说:“用铜当作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我把这三种镜子当作宝贝,用来...
解析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得失;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 此句出自李世民,出处:《旧唐书·魏徵传》: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出自《旧唐书·魏徵传》,意思是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词条出处 《旧唐书·魏徵传》李世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以铜为镜,可以正①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②;...
这句话出自《旧唐书·魏徵传》,全句为“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解释 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往昔的朝代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旺的道理;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引申:唐太宗李世民喜听与善取各种献议,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其直谏大臣魏...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这句话选自《旧唐书·魏征传》,是唐太宗李世民在魏征死后的感慨.因为魏征在生前一直向太宗提意见,所以太宗把魏征比作一面镜子,认为用敢于直言进谏的人可以作一面镜子,让自己...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 自我观察是完善自己的唯一途径B. 在挑战中体现
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 考查知识点:文学常识思路分析与延伸: 出处:《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
出自卷七十一.魏征列传.原文是“(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在社会中生存,注定要面对种种问题,在面对失败时,在面对诱惑时,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有时候作为个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古训给我们的启示是( )A. 他人的评价是对自己全面客观的认识B. 自我评价是认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