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白话译文】 太宗对梁公说:“用铜当作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我把这三种镜子当作宝贝,用来...
解析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得失;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 此句出自李世民,出处:《旧唐书·魏徵传》: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出自《旧唐书·魏徵传》,意思是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词条出处 《旧唐书·魏徵传》李世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以铜为镜,可以正①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②;...
在一代名臣魏徵死后,唐太宗悼念他时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盛衰得失),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这是一句被后世广为传诵的名言,但这里有不准确的地方,唐太宗其实不是以魏徵为镜子,来察看自己的得失,他借鉴的镜子其实是隋炀帝杨广.魏徵不过是位目力奇准,又敢于...
这句话出自《旧唐书·魏徵传》,全句为“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解释 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往昔的朝代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旺的道理;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引申:唐太宗李世民喜听与善取各种献议,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其直谏大臣魏...
这是唐贞观十七年,在谏臣魏征病逝后,唐太宗说的话,原句为:“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大意是:“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
以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古代镜子都是铜制的) 以以往的朝代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国家的兴衰, 以人作为镜子,便可以辩明自身的优缺点,知道自身的不足! 魏征直言相谏,正是李世民的镜子! 分析总结。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意思结果...
用铜镜可以正衣冠,以故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矣,是什么意思 答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以铜镜为镜子,我们可以使自己的衣着穿戴整洁;以古时先贤的事迹为镜子,我们可以预见国家的兴旺衰败;以我们身边的人为镜子,我们可以更清楚的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而又获得了什么.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了要重视外部的力量对...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 自我观察是完善自己的唯一途径B. 在挑战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