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概念起源于Mishra和Koehler(2006)提出的“tpack框架”,是一种教师专业知识的模型,用于描述教师在技术、教育和学科内容方面的知识交织和整合。 1.2 tpack的三个维度 TPACK模型包括三个维度:技术知识(Technological Knowledge),教育知识(Pedagogical Knowledge)和学科内容知识(Content Knowledge)。 1.2.1 技术知识 技术...
为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整合技术的过程性变化,以有效提高教师的TPACK水平:首先,该研究系统梳理了TPACK接受水平渐进发展模型的提出及在这一模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扩散发展模型、阶梯发展模型及螺旋发展模型;其次,分别介绍了有效评估教师TPACK接受水平的测评内容以及测评方式;再次,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教师已具备的整合技术的...
TPACK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教育技术学者Mishra和Koehler提出的,是指技术、教学和学科三者的混合。在TPACK模型之前,教育技术学家主要关注的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育改革的进展,教学本身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学科和掌握学科知识的能力是必要的,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更为重要。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笔者提出了高校英语教师提升TPACK能力的策略。深入贯彻职教理想,有效依托在线平台增强教师TPACK能力。为了更好地贯彻黄炎培“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教理想,笔者建议高校设立英语专业不同方向的教研室,定期组织英语教师参与 TPACK 相关培训,开展教研室课题研讨、观摩优秀课例,进行 TPACK ...
一、TPACK的提出 “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TechnologicalPedagogicalandContentKnowledge,简称TPACK)这一知识框架自2006年由Mishra和Koehler正式提出以来,在国外教师教育与教育技术学界受到了广泛关注。信息技术使人类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了巨大改变,教育领域在引进技术时也抱着同样的期望,即用技术变革教育。在我国...
1.TPACK广度 课堂上教师的TPACK运用首先体现在课堂中技术整合的广度上,即从横向上观测与技术相关知识的课堂使用情况,它包括TPACK内容结构中的四种成分:第一,技术知识(TK),即关于各种形态的技术操作或资源使用的知识。第二,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即教师懂得使用技术改变教学方法、设计活动策略或者优化教学管理的...
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 在当今的教育领域,技术的整合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在这个过 程中,TPACK模型的出现为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和方 法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TPACK模型,全称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 即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是一种涵盖了教育技术...
TPACK有三个基本概念,即教学技术(TK),知识与实践(PK)和技术(TK),这三个概念所构成的理论被称为TPACK。 TPACK理论主要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技术与实践知识,并将两者结合起来,以利于更好地实施教学。技术知识指的是老师要具备的电脑技术能力和熟悉使用计算机软件的能力,实践知识指的是老师要具备的教学...
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TPACK——作用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师知识框架,TPACK表达了对教师信息化教学所需知识基础的核心诉求。它消融了“技术”与“教师知识”研究分野所形成的分水岭,强调技术应当内化于教师自身的学科教学知识,而不能脱离其专业知识去孤立地培养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