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P-43的氨基端部分包含一个DIX(dishevelled and axin)结构域,一个核定位信号,一个串联RNA识别基序(RNA-recognition motifs,RRMs)。而TDP-43的羧基端则主要由一个固有无序低复杂度结构域(low-complexity domain,LCD)组成,里面包含一些甘氨酸、疏水性残基以及...
N末端与TDP-43自身相互作用有关;NLS和NES与TDP-43的核质穿梭相关;富含甘氨酸的C-端序列也被称作低复杂序列结构域 (LCD)或类朊蛋白结构域 (prion-like domain),通过LCD结构域,TDP-43可以发生分子间相互作用并组装成相分离的液态凝聚体。 图1:TDP-43蛋白结构(图源参考文献1) 正常的TDP-43是怎样的? 在正常生理...
这种异常包括TDP-43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并形成包涵体团块,这些团块会干扰TDP-43的正常功能,产生毒性并阻碍细胞过程,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图2.轴突/NMJ中TDP-43的拟病理机制。 关于轴突TDP-43的生物学和病理作用的最新证据表明,TDP-43积聚在运动神经元的远端轴突和突触前隔室中并形成pTDP-43凝聚物。这些结构隔离...
由此可见,目前研究热点依旧集中在TDP-43 GOF的角度(异常聚集的TDP-43是致病的“坏人”,所以要清除病变的TDP-43来治病);基于TDP-43 LOF角度(即TDP-43是“好人”,疾病是因为好人太少而导致,所以需要补充缺失的TDP-43)的药物研究则...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领域中,TDP-43蛋白(TAR DNA结合蛋白43)已经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焦点。这种蛋白质在正常细胞中扮演着多种重要角色,但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它的异常聚集和功能障碍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 一、TDP-43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TDP-43蛋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核内的DNA/RNA结合蛋白,主要参与转录...
与全长的TDP-43形成的“实心”液滴相比,这些RNA结合突变体可以在体内形成非常特别的不均小体结构(图1)。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突变体的表达浓度远低于内源TDP-43初始生理浓度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形成这样的不均小体,说明该不均小体的形成并非是由过表达引起的假象。通过荧光漂白恢复实验,作者们确认了该不均小体的...
接下来,就是要搞清楚m1A是如何促进神经毒性的。研究人员筛选了几种m1A的结合蛋白,包括TDP-43、YTHDF1-3和DDX56,其中TDP-43与m1A结合最多,结合能力最强,并且优先与细胞中CAG重复RNA中的m1A结合。从结构上来说,TDP-43包含两个RNA识别基序(RRM),其中高度保守的芳香族氨基酸残基是二者相互作用所必需的。
TDP-43介导的L1逆转转位抑制需要与L1或F1P相互作用 然后我们试图揭示TDP-43介导的L1倒转抑制的结构基础。TDP-43由一个促进均聚物形成的N-末端结构域、一个NLS结构域、两个RNA识别基序(RRM)结构域和一个无序的C-末端结构域组成,该结构域包含了大多数与ALS相关的突变,并映射到该基因上(图5A) (35,36).由于mE...
Science—人类大脑具有独特的网络拓扑结构!人类皮层连接的两大特征:单向性和非循环性 1542 -- 3:26 App N Engl J Med—今年世界帕金森病日,基于全新机制的帕金森病新药问世了:GLP-1R激动剂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 1万 3 3:13 App Science—不只有大脑能学习,脊髓也能学习! 1911 -- 3:43 App Science—阿尔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