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code: IBV_WR_SEND, IBV_WR_RDMA_READ or IBV_WR_RDMA_WRITE * * Output: none * * Returns: 0 on success, error code on failure * * Description: This function will create and post a send work request ***/staticintpost_send(structresources *res,intopcode){structibv_send_wrsr;struc...
WRITE全称是RDMA WRITE操作,是本端主动写入远端内存的行为,除了准备阶段,远端CPU不需要参与,也不感知何时有数据写入、数据在何时接收完毕。所以这是一种单端操作。 通过下图我们对比一下WRITE和SEND-RECV操作的差异,本端在准备阶段通过数据交互,获取了对端某一片可用的内存的地址和“钥匙”,相当于获得了这片远端内存...
用户态程序调用 ibv_reg_mr,通过 uverbs 接口发到内核(实际用的系统调用为 ioctl或者 write),操作的文件是 /dev/infiniband/uverbsX经过 uverbs 层的转换后,最终调用到设备驱动的代码,NVIDIA 网卡上是 mlx5_ib_reg_user_mr 这个函数:这个函数主要做了两件事情,通过 mr_umem_get 将用户态内存 pin 住...
通过X-RDMA的seq-ack window机制可以避免RNR出现,具体做法是:收发两边分别有一个缓存in-flight请求的ring buffer窗口,窗口大小设置为IO depth。每次发送数据时(RDMA Write/Send)X-RDMA都会将seq-ack编号通过RDMA immediate Data发送给对方。具体算法如下图: Flow Control 在大规模incast场景下DCQCN并不能很好的工作,...
代码1(Send, Receive, RDMA Read, RDMA Write) 代码2:增加 uc和rc的选择,增加Tos的设置 更多讲解教程 LINUX 编程例子 RDMA编程基础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7549948
由于 RDMA WRITE 操作不需要接收端 RDMA 使用者参与,因此非常适合大量数据的直接写入。不过,由于接收端并不知晓数据到来,发送端写入数据后需要通过 SEND 操作发送控制消息通知接收端。在 SMC-R 中,这种控制消息称为 Connection Data Control (CDC) 消息。CDC 消息中包含 RMB 相关控制信息用以同步数据读写。(表...
RDMA中SEND/RECEIVE是双边操作,即必须要远端的应用感知参与才能完成收发。在实际中,SEND/RECEIVE多用于连接控制类报文,而数据报文多是通过READ/WRITE来完成的。 对于双边操作为例,主机A向主机B(下面简称A、B)发送数据的流程如下: 1. 首先,A和B都要创建并初始化好各自的QP,CQ ...
RDMA WRITE 操作是一端应用主动写入远端内存的行为,除了准备阶段,远端 CPU 不需要参与,也不感知何时有数据写入、数据在何时接收完毕。所以这是一种单端操作。需要注意的是,操作发起端的应用程序是通过虚拟地址来读写远端内存的,上层应用可以非常方便的对其进行操作。实际的虚拟地址—物理地址的转换是由 RDMA 网卡完成的...
SEND/RECEIVE: 是双边操作,每一次数据传输都需要双边参与。 READ和WRITE : 是单边操作,除了第一次握手(获得对端的内存地址),后续的数据传输,单端直接DMA读写对端的内存。 第一次握手获得对端接收数据的内存地址后,本端明确信息的源和目的地址,数据的读或存都通过远端的DMA在RNIC与应用buffer之间完成,再由远端RNIC...
RDMA Write:与 RDMA Read 类似,只是数据写到远端主机中。RDMA写操作在执行时不通知远程主机。然而带即时数的RDMA写操作会将即时数通知给远程主机。 RDMA Atomic:包括原子取、原子加、原子比较和原子交换,属于RDMA原子操作的扩展。 Messaging verbs:包括send和receive操作,属于双边操作,即必须要远端的应用感知参与才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