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计数在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5年5月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PGI-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绝对淋巴细胞计数(ALC)、绝对单核细胞计数(AMC)、淋巴细胞计数与单核细胞计数比值(LMR)及PLT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PGI-DLBCL...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在原发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PGI-DLBCL)疾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经病理学确诊为PGI-DLBCL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患者疾病进展情况,...
摘要 目的探究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患者化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21年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展开更多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ipheral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 ...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计数在原发胃肠道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PGI-DLBC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5年5月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 PGI-DLBCL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绝对淋巴细胞计数(ALC),绝对单核细胞计数(AMC),淋巴细胞计数与单核细胞计数比值(LMR)及 PLT 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 ...
目的探究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患者化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21年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3例PGI-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SII截断值并分别分为高,低组...
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通过采用特定的KMT2D,TP53,CREBBP,等基因构成的组合标记基因及特定的突变位点组合物的结合,利用靶向测序对PGIDLBCL相关基因的多个目标区域同时进行检测.针对现有的PGIDLBCL预后预测标志物组合进行补充和优化,提供了新的PGIDLBCL预后预测标志物组合,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检测精度高,为准确客观预测PGIDLBCL...
目的探究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患者化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21年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3例PGI-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SII截断值并分别分为高,低...
We enrolled 60 PGI-DLBCL patients and 30 age- and sex-matched healthy controls. Expression levels of MYC and BCL-2 were detected from both protein and mRNA levels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real-time RT-PCR. Positive expression levels of MYC and BCL-2 proteins were detected in 35% and 45...
疾病进展预后因素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在原发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PGI-DLBCL)疾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经病理学确诊为PGI-DLBCL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