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腺瘤相关基因(THADA)参与PD-L1的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的运输,THADA缺失导致了内质网的滞留和PD-L1的降解。因此,探索PD-L1胞内分布的调控机制和关键调控因子将有利于靶向PD-L1小分子抑制剂的开发。 唑喹达通过SQSTM1依赖的选择性自噬诱导PD-L1降解 02...
研究发现,当细胞内 SGLT2 的表达被敲低时,PD-L1 的表达显著减少,相反,过度表达 SGLT2 会上调 PD-L1 的水平。 研究人员还探索了卡格列净是否通过干扰 PD-L1 的内吞再循环过程来诱导其降解。实验证实,在存在卡格列净的情况下,PD-L1 的降解显著加速...
另一方面,基于抗体的PROTACs(AbTACs)通过招募膜结合E3连接酶RNF43成功地通过溶酶体途径实现了细胞表面PD-L1的降解,表明利用膜结合E3连接酶设计PROTACs可能是一种有效的策略用于降解细胞表面的 PD-L1。 在发现BMS-37-C3之前,有报道一种新的PROTAC分子(21a,15),也基于BMS-37和沙利度胺的结构(图5),有效地诱导PD...
Bafilomycin减轻了PD-L1的降解,而MG-132没有。 图3.AC-1以RNF43和溶酶体依赖性方式导致MDA-MB-241中的PD-L1降解 接下来,作者想测试AC-1是否可以在其他细胞系上降解PD-L1。在每个细胞系(MDA-MB-231、HCC827和T24)中,用10nM的AC-1处理在24小时后都诱导PD-L1降解,表明其广泛的细胞适用性。 图4.三种癌细...
另外,也有研究团队采用溶酶体靶向嵌合体,称为LYTACs,实现PD-L1的降解。 LYTAC技术是利用细胞降解蛋白质的机制来实现对于细胞外或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进行降解,其原理是:LYTAC分子的靶蛋白配体首先与靶蛋白的胞外结构域结合,同时寡聚结构与细胞表面的LTR结合,三者形成LTR-LYTAC-靶蛋白三元复合物;而后,复合物经网格蛋白介...
PD-L1蛋白是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细胞杀伤的重要“卫兵”,既往的治疗方法主要从细胞外部靶向PD-L1,但肿瘤细胞内部的PD-L1还会不断补充,导致治疗效果受限。许杰研究团队发现,HIP1R能够促进PD-L1从溶酶体途径降解,从而更彻底地瓦解肿瘤细胞的防御。 这项研究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
【中药现代化研究模式探索——以药寻靶】刘三宏-天然小分子BC降解PD-L1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36:32 【中药现代化研究模式探索——以药寻靶】高杰-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创新策略 47:42 【多组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策略】宋祯彦-多组学联用在中药干预神经退行性疾病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42:19 【多组学技术在...
PD-L1_降解途径与肿瘤免疫治疗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也称为B7-H1或CD274,是共抑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的第一个功能表征配体,是一种免疫检查点蛋白 质。其转录本由7个外显子组成,包括信号肽、IgV 和IgC 样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内结构域,可...
研究团队首次发现,BC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PD-L1经溶酶体途径降解,从而降低PD-L1表达水平,增强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 BC单独治疗效果与PD-L1抑制剂疗效相当,BC与CTLA-4抑制剂联合使用时可发挥协同作用,更有效抑制结直肠癌肿瘤生长,且无明显毒性。 论文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