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利用培养皿探究SO2的性质.实验时向Na2SO3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BaCl2溶液变浑浊 SO2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了BaSO3沉淀 B Na2S溶液变浑浊 SO2与Na2S
原来是SO2和Na2S反应后,产生了硫的味道。然后,Na2CO3也开始和SO2反应,好像变得有些湿湿的,像泡泡一样,冒起了气泡。我们都看得眼睛瞪得圆圆的,真是太神奇了! 实验结束后,老师告诉我们,反应后的物质变了,空气也有了点变化。我们都记住了一个大大的道理:“化学反应会让东西变得不一样哦!” “哇,好有趣!”我...
淡黄色沉淀,氧化性
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SO2的性质。实验时向Na2SO3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所做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BaCl2溶液变浑浊 SO2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了BaSO3沉淀 B Na2S溶液变浑浊 SO2与Na2S溶液反应产生了S单质 ...
实验1将等浓度的Na2S和Na2SO3溶液按体积比2:1混合无明显现象 实验2将H2S通入Na2SO3溶液中未见明显沉淀,再加入少量稀硫酸,立即产生大量浅黄色沉淀 实验3将SO2通入Na2S溶液中有浅黄色沉淀产生 已知:电离平衡常数: H2S Ka1=1.3×10-7;Ka2=7.1×10-15
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SO2通入到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变浅:SO2+2NaOH=Na2SO3+H2OB.用Na2S处理含Hg2+废水:Hg2++S2-═HgS↓C.等浓度的NH4Al2溶液以1:2体积比混合出现白色沉淀: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D.用Na2
C、Na2S和少量的硫酸反应生成NaHS,无气体放出,故无现象,故C正确;D、通入足量SO2气体后,反应环境为酸性环境,故离子方程式为:2S2﹣+SO2+4H+═3S↓+2H2O,故D错误.故选C.A、根据Na2S和水在溶液中的行为来分析;B、Al3+和S2﹣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共存;C、Na2S和少量的硫酸反应生成NaHS;D、通入足量SO2气体后...
反之则迅速,故B中试剂能与SO2反应且存在明显的现象,故B中的试剂是品红、溴水或KMnO4溶液等,若A中SO2吸收的效率低,B中溶液颜色很快褪色;②根据影响反应的速率的因素可知,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增大SO2的接触面积、控制SO2的流速、适当...
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SO2的性质。实验时向Na2SO3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所做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BaCl2溶液变浑浊 SO2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了BaSO3沉淀 B Na2S溶液变浑浊 SO2与Na2S溶液反应产生了S单质 ...
解答:解:向Na2SO3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依据二氧化硫的性质想判断;A、二氧化硫不与氯化钡反应;故A错误;B、SO2与Na2S溶液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了S单质;故B正确;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表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C正确;D、向Na2SO3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