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eans算法中的k表示的是聚类为k个簇,means代表取每一个聚类中数据值的均值作为该簇的中心,或者称为质心,即用每一个的类的质心对该簇进行描述。聚类和分类最大的不同在于,分类的目标是事先已知的,而聚类则不一样,聚类事先不知道目标变量是什么,类别没有像分类那样被预先定义出来,所以,聚类有时也叫无监督学...
return np.mat(clusterAssment[:,1].sum(0))[0,0]调用上述方法预测k,见图6,所以k可以取值:2、3、5等,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选取。本文数据可能比较不典型,正常情况下,曲线应该是单一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趋势,我们取转折点作为k的值。dataSet = loadDataSet("test.txt")allcost=[]x=[1,2,3,4,5,6,...
上面通过K-means将数据聚为3类,但由于聚类中心的问题,导致效果不好,“+”为最终聚类中心位置,此时聚类中心已不再更新。 这是因为K-means算法收敛到了局部最小值,而非全局最小值。 因此,我们需要一定的处理方法,来处理这样的问题: 一种最直观的做法是,我们通过多次初始化聚类中心,运行K-means聚类,得到多个结果,...
一种常见的优化方法是采用最大距离法,如:首先选取数据集中距离最大的两个点作为初始聚类中心,将剩余数据对象依据到聚类中心点距离的远近分配到相应的簇中,并更新聚类中心,然后继续寻找与聚类中心距离最远的点作为下一个中心点…… 与此类似地还有K-Means++,它是传统K-Means的改良版,同样是基于最大距离,这里结合...
首先,引出K-means的基础概念,介绍聚类算法的分类和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 接着,介绍K-means原理、K-means算法、K-means特征工程(类别特征、大数值特征)、K-means评估(SSE、轮廓系数),重点阐述了如何确定K值,如何选取初始中心点,如何处理空簇; 然后,介绍K-means的Python实现,K-means的Sklearn实现和用户聚类分群等聚类...
使用Python实现 K_Means聚类算法: 问题定义 聚类问题是数据挖掘的基本问题,它的本质是将n个数据对象划分为 k个聚类,以便使得所获得的聚类满足以下条件: 同一聚类中的数据对象相似度较高; 不同聚类中的对象相似度较小。 相似度可以根据问题的性质进行数学定义。
KMeans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的聚类算法,它的核心思想是将n个观测值划分为k个聚类,使得每个观测值属于离其最近的均值(聚类中心)对应的聚类,从而完成数据的分类。KMeans算法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在数据挖掘、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二、sklearn中的KMeans 在Python的sklearn库中,KMeans算法被封装在KMeans...
python k均值聚类算法 python k-means聚类分析,聚类算法是在没有给定划分类别的情况下,根据数据相似度进行样本分组的一种方法,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聚类的输入是一组未被标记的样本,聚类根据数据自身的距离或相似度将他们划分为若干组,划分的原则是组内样本最小而组
K-Means均值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算法,用于将数据集分成k个簇(cluster),其中每个簇的成员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似的。算法的目标是找到质心(centroid),使得每个点到其最近质心的距离之和最小。通俗讲法就是:给定一组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分几类是最恰当的。以下是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的一般步骤:K-...
我们现在使用Python语言来实现这个kmeans均值算法,首先我们先导入一个名叫make_blobs的数据集datasets,然后分别使用两个变量X,和y进行接收。X表示我们得到的数据,y表示这个数据应该被分类到的是哪一个类别当中,当然在我们实际的数据当中不会告诉我们哪个数据分在了哪一个类别当中,只会有X当中数据。在这里写代码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