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物的出现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格局,从第一代靶向药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到后面不断出现的阿法替尼、达克替尼、奥希替尼、阿美替尼、伏美替尼等靶向药,极大地改变了EGFR基因阳性肺癌的治疗格局。靶向药让患者能有较好的生活质量,无进展生存期也比较长,但是也有耐药的问题。如果患者一线使用的是第一...
对于原发性MET扩增及EGFR抑制剂耐药后的 MET 扩增,目前已有证据显示 MET抑制剂治疗能够获益。研究表明,MET扩增存在于约5%~10%厄洛替尼、吉非替尼或阿法替尼以及15%~30%奥希替尼治疗耐药的患者中,因此,关于EGFR抑制剂耐药后合并MET扩增治疗方案的探索也一...
免疫+化疗+抗 VEGF 治疗:单纯免疫联合化疗的 CheckMate 722 和 KEYNOTE-789 等研究均为阴性结果,而 IMpower150,ORIENT-31 等研究显示免疫+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四药方案治疗 EGFR-TKI 耐药患者具有获益,目前方案已经获批。 化疗:化疗是长期以来三代 EGFR-TKI 耐药后的...
不依赖于EGFR的耐药机制包括MET、HER2等基因的扩增;RET的融合;KRAS、MEK或PI3K的突变;以及向小细胞肺癌的转化等。MET致癌基因扩增占EGFR靶向药获得性耐药的5%-20%,一二线奥希替尼治疗都会产生这种形式的耐药。除了MET,另一种常扩增的基因是HER2,它编码ErbB2受体酪氨酸激酶,HER2扩增能激活MAPK和PI3K途径。与第...
一、EGFR基因突变与靶向药物 EGFR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中最常见激活突变,2005年一代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在中国的上市,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此后,针对EGFR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不断涌现。随着2017年第三代靶向药物奥希替尼在中国的批准,二线治疗的EGFR突变患者又看到了新的希望。二、EGFR靶向药物耐药问题 尽管EGFR靶向...
EGFR基因是肺腺癌的主要突变基因,大约50%以上的肺腺癌患者存在EGFR基因敏感突变。这个类型的肺癌患者目前有多种靶向药物可以选择,很多患者因此受益。然而,与其他抗癌方法相似,靶向药物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耐药的问题,尤其是从治疗开始就使用第三代靶向药物的患者,耐药之后,接下去的治疗方式该如何选择呢?图片来源:摄图...
第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阿美替尼): 首先介绍一下第三代药物起源,因为第一、二代药物靶向治疗后会产生耐药,最常见的耐药机制是T790M突变,该突变通过空间位阻效应(通俗的话说,就是钥匙孔形状变了,以前的钥匙插不进去了)使得一、二代药物效果不佳,第三代药物就是针对T790M突变而研发的新款EGFR-TKI,是该突变合...
舒沃替尼作为高选择性EGFR TKI,临床前研究提示其对EGFR敏感突变的抑制活性较奥希替尼更强,且其柔性结构特征使其对多种EGFR突变亚型有效,提示舒沃替尼是一款具有更好潜质的EGFR TKI类药物。舒沃替尼一项针对EGFR TKI耐药患者的汇总分析[3]统计了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EGFR敏感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初步疗效...
EGFR-TKI耐药问题 EGFR-TKI耐药是临床治疗中不可避免的难题,即便是第三代EGFR-TKI,如奥希替尼,也会出现耐药现象。据研究,中国患者大约在17个月左右会出现耐药。第三代EGFR-TKI耐药机制 第三代EGFR-TKI耐药分为原发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两种类型。原发性耐药指的是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对药物的初始耐药。获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