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显示CD19 CAR-T治疗后复发患者LBCL组织活检的基因表达谱中PD-L1上调,且62%的疾病进展患者中PD-L1高水平表达。克服上述问题和改善LBCL CAR-T疗法的策略主要包括靶向双抗原和使用PD-1或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2]。 近期发表在...
7月30日,深圳细胞谷宣布其联合北大深研院近期发表了双特异性CAR-T高水平文章,深圳细胞谷研发部部长赵丽君博士以第一作者、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曹宇教授为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Protein & Cell(SCI一区期刊,影响因子13.6)上发表论文“A...
CD19-22-CD8. BB.z-CAR包含一个编码抗CD19鼠源FMC63单链可变片段和全人源抗CD22m971单链可变片段的单顺反子(ɑCD19 vH-ɑCD22 vL-linker-ɑCD22vH-ɑCD19 vL),然后是CD8铰链和跨膜结构域、4-1BB共刺激和CD3ζ激活结构域。(来源:Nature Medicine)接受输注的LBCL队列的中位年龄为69岁(范围25...
81名患者最终入组并回输CD19 CAR-T细胞,其中79名患者继续回输CD22 CAR-T细胞。两次输注CAR-T细胞的中位间隔时间为39天,中位随访时间为17.7个月。CD19 CAR-T细胞回输后第3个月时,接受靶剂量的62名患者中97%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10%的患者接受了移植巩固治疗,18个月的无事件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分别为...
据 9月15日Insight数据库显示,由南京驯鹿公司研发的,国内第一个启动临床的CD19/CD22双靶点CAR-T,代号为:CT120,已在国内启动临床应用。全球第一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全人源CD19/CD22双靶点CAR-T采用双靶点设计,减少了目前CAR-T治疗中由靶抗原丢失引起的肿瘤细胞逃逸问题,有望在临床上进一步降低肿瘤复发风险,...
研究采用CD19 CAR-T序贯CD22 CAR-T治疗儿童r/r B-ALL,较单靶点CAR-T明显降低了总体复发率和抗原阴性复发率,为该领域突破带来了新的希望。潘静主任、冯晓明研究员及其团队罗悦晨副研究员和唐凯婷博士为同等贡献作者。 为此,我们特邀主要研究者(PI)潘静主任接受专访,解读研究成果,分享PI心路,展望CAR-T领域发展...
本项II期试验结果显示,在CD19 CAR-T细胞输注后序贯CD22 CAR-T细胞可使R/R B-ALL儿童患者得到更持久的缓解,18个月DFS率为80%(95%CI:68-92),OS率为96%;且这一序贯疗法整体安全性可控,可为R/R B-ALL儿童患者提供长期的生存益处。 【参考文献】 ...
靶向CD19和CD22的双特异性CAR-T疗法在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显示出出色的临床效果。双靶点CAR-T可以有效减少抗原下调或丢失等现象,但目前其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待探究。 Autolus Therapeutics是一…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在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已成功应用于多种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 CD19靶点逃逸是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其逃逸机制包括靶点基因的改变(如选择性剪切、获得性失义突变等)、肿瘤细胞表型转化克隆选择、胞质交换(肿瘤细胞异常转染,靶点被异位表达CAR遮掩)。双靶点/多靶点CAR-T是解...
⌈ByDrug医药新闻摘要⌋ 2024-07-31 07:20,医麦客: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效,但部分患者仍面临复发问题。 与已经上临床的LoopCAR-4或其他环状结构CD19/CD22 CAR相比,CD19/CD22 LoopCAR-1表现出更好的CD22重定向活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