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辉课题组通过其以钴为中心的N,N-双齿配体配合物,通过AD和BH策略分别实现了甲基氮杂芳烃C(sp3)–H键与醇偶联的烯基化或烷基化反应。该反应通过条件控制实现了甲基氮杂芳烃C(sp3)–H键的化学选择性转化,为氮杂环药物及其衍生物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原子经济性高的有效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另外,相比于炔烃的C(sp)-H键、芳香烃/烯烃的C(sp2)-H键活化反应,非活化烷烃的C(sp3)-H键官能化更加困难,主要体现在sp3杂化的C-H键键解离能(BDE)高、酸性弱,无论发生均裂还是异裂均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之C(sp3)-H键通常缺少与过渡金属中心能量匹配的轨道,过渡金属催化剂对其活化的效果不如其他类型C-H键明...
在此基础上,作者设想能否通过LMCT和HAT结合的策略,实现烯丙基C(sp3)–H键和醛的加成反应。他们设想高价铬配合物在可见光照射下可以发生铬–溴键均裂,产生低价铬和溴自由基。随后溴自由基对C(sp3)–H键的HAT将产生一个碳中心...
C(sp3)-H键氧化甲基化可能的反应机制(图片来源:参考资料[5]) DTBP、DCP等三级烷基过氧化物的O-O键均裂可形成相应的烷氧自由基,后者既能与底物的C(sp3)-H键发生HAT,又可通过自身的β-均裂产生甲基自由基(·CH3)。假使能合理调控这两种反应途径的速率,并将底物衍生的碳自由基与·CH3高效偶联,便可完成C(sp...
近日,孔望清课题组对光/镍协同催化C(sp3)—H键选择性官能团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该综述按照四种机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主要包括:光氧化脱质子、光促间接HAT试剂活化C(sp3)—H键、光促直接HAT试剂活化C(sp3)—H键及光/镍协同诱导...
自然光和空气驱动C(sp3)-H键氧化 在理想的C(sp3)-H键光催化氧化体系中,在光照下,催化剂应至少具备两个活性位点来同时完成C(sp3)-H键和O2的活化,且两个活性位点之前需要有很近的距离,以利于光生电荷的分离和反应中间体的快速传质(图1)。将异质结的设计思想与结晶配位聚合物相结合,合成异质基序分子结,...
C(sp3)-H键选择性电氧化研究.pdf,摘要 芳香羰基及羟基结构广泛存在于各种农用化学品、药品、风味分子和天然产物 中,此外,它们也是有机合成及材料中多功能转化的中间体。因此,芳基酮和苄醇 3 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苄位C(sp )-H 键的选择性氧化是制备芳基酮
相反,使用N-羟基-3,4-二(2-(4- 叔丁基)苯基苯基)马来酰亚胺(5 a)和N-羟基-3,4-二(2-(4-苯基))苯基苯基)马来酰亚胺(5 b)将位阻较少的C(sp3)-H键的位点选择性分别提高到68:32和72:28(entry 5和6)。N-羟基-3,4-双(2-(3,5- 二叔丁基)苯基苯基)马来酰亚胺(3 a)观察到最佳的催化性能...
图1. C(sp3)-H键直接氧化反应的类型(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如图2所示,由Ce2簇、苝酰亚胺配体(H4BTTD)和共轭配体(苯甲酸(BA)、1-萘酸(NA)和9-蒽甲酸(9-AC))分别构筑得到三种异基元分子结配合物CeBTTD-A、-B、-N、BTTD4−和第二配体在结构中表现出较短的空间距离(特别是CeBTTD-A为3.35 Å...
众所周知,未活化的C(sp3)-H键的功能化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化学转化之一,因为它具有极大的潜力来简化合成序列并为多种有机分子添加功能。但是,由于C(sp3)-H键的高能使其对许多试剂和催化剂呈惰性,因此这种转变仍然具有挑战性。先前尝试通过金属介导或游离反应转化此类键的尝试通常导致收率低或选择性低,从而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