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增强[4+1]过程的通用性,作者通过在吲哚化中引入可去除的烷氧羰基,实现了涉及碳炔当量的单原子环化(Figure 4)。研究表明,tBu酯作为环化后温和脱保护的理想基团。这种制备C3-非取代吲哚的两步方法涉及与tBu 2-重氮基-2-(苯基磺酰基)-乙酸酯反应,然后通过TFA-介导的条件温和地去除tBu酯。值得注意的是,...
近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 ofNew York)Christopher J. Johnson和Ming-Yu Ngai课题组发展了首例激发态铜催化的[4+1]环化反应,模块化构建了一系列γ-烷氧基化、γ-羟基化以及γ-氢化的α,β-不饱和-γ-内酰胺。此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性好,可以兼容一系列复杂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骨架。此外,合成的...
Johnson和Ming-Yu Ngai课题组发展了首例激发态铜催化的[4+1]环化反应,模块化构建了一系列γ-烷氧基化、γ-羟基化以及γ-氢化的α,β-不饱和-γ-内酰胺。此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性好,可以兼容一系列复杂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骨架...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的郭武生课题组在Angew. Chem. Int. Ed.中发表论文,报道一种全新的钯催化vinyl methylene carbonate的不对称(4+1)环化反应方法学,进而成功完成一系列二氢苯并呋喃分子的构建。 Asymmetric (4+1) Annulations by Cascade Allylation and Transientσ-Alkyl-Pd(II) Initiated Allylic Csp3-H Acti...
近日,苏州大学纪顺俊教授课题组实现了钯催化下异腈、2,2,2-三氟-N-(2-碘苯基)乙亚氨酰氯和胺的[4+1+1]串联环化反应,一锅法高效合成2-(三氟甲基)喹唑啉-4(3H)-亚胺。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DOI: 10.1021/acs.joc.1c03008)。
图1. 酰基硅烷与烯烃的环化反应 (图片来源:CCS Chem.) 近日,武汉大学沈晓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类在可见光促进下的酰基硅烷与ɑ,β-不饱和酮的环化-芳构化反应,制备了多官能团化的呋喃化合物。反应条件温和,且无需额外催化剂和添加剂的使用,反应有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所得到的呋喃产物能够进行了一系列的后续转化。
近日,苏州大学纪顺俊教授课题组实现了钯催化下异腈、2,2,2-三氟-N-(2-碘苯基)乙亚氨酰氯和胺的[4+1+1]串联环化反应,一锅法高效合成2-(三氟甲基)喹唑啉-4(3H)-亚胺。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DOI: 10.1021/acs.joc.1c03008)。
总之,江南大学邹亮华课题组设计并开发了一种绿色高效的,以氨基苄基鏻盐与丙烯醛为原料,发生[4+1]环化反应合成2-烯烃吲哚的新策略。各种芳基或烷基取代基的丙烯醛都具有良好的底物耐受性。此外,芳香醛在反应中也成功地进行了测试。该反应策略,无需金属或添加剂的参与,具有原料易得、底物范围广和收率高的特点,符合...
最近南京工业大学罗德平小组报道了在温和反应条件下利用C-F键断裂的策略,通过[4+1]环化反应构建异吲哚啉酮这一重要含氮杂环骨架的新方法。并且能以较高的收率和专一的区域选择性方便快捷地合成含有季碳中心的多取代异吲哚啉酮类化合...
亲核性膦或胺催化的环加成反应已成为合成碳环和杂环化合物的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其中,联烯酸酯与亚胺之间的环化反应尤其受到广泛的关注。近二十年来,五种亚胺与联烯之间的亲核性催化反应模式被报道,从而构建不同类型和大小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图1)。这些反应模式共同的特点是产生了含磷两性离子中间体,并由其碳负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