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基本上会数数到20,但需要系统认识11——20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单元主要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说法和写法。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
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道理,并能熟练地口算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11~20各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11~20各数的组成,由以“一”为计数单位,到以“十”和“一”为计数单位的连用,是学生认知上的...
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1-20各数》教案1 教学目标: 1. 借助学具操作,认识11-20各数。 2. 正确书写11-20各数,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3. 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能力。 4. 培养环保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书写,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师生共同边数边画,感受先找到10,再接着数比较容易数清楚。 2、 数一数:P76 , 3、4 启发学生2个2个的数,5个5个的数,初步建立起数感。 五、 总结收获: 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说一说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到过11~20各数呢? 六、 作业布置: 在回家的路上,家里,电视里找一找哪里有我们今天认识的...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7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地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个1是一个十"、"2个十是20"。获得初步的数感. ...
篇1: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学会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了解这些数的数值,能正确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习估计物品的数量,培养初步的数感。
一年级上册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1 1教学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以及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捕捉信息,发现问题,经历数数、画图、推理等解决问题的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 2学情分析 继续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会正确地数数、读数、知道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几,掌握20以内各数的顺序,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2.结合11~20各数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对小数目的数感,发展抽象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4.通过动手操...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1.小朋友们,我们都已经认识了1~10。请你们看一看,在这些图中,你看到了哪些物品?上面都有些什么数字?一起找一找(课件演示四件物品)。 生:我看到了有14、18、12、15 2.这些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请你们试着把11~20之间的数写在小红花上,每朵红花只写一个,并按顺序排列起来。 3...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教学要求: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2、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3、初步掌握11—20以内数的顺序。4、使学生初步了解十进制。5、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