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汤的组成为附子、茯苓、人参、白术和芍药。 附子汤是一种中医方剂,出自出自《伤寒论》,具有温经散寒之功效。主治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 方中炮附子辛甘大热,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人参补益元气,复脉固脱;茯苓、白术健脾化湿,且...
故非经期运用附子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温阳散寒止痛。方中熟附子补阳以消阴翳,桂枝与茯苓白术相配既可利水邪,又可通阳气。非经期注重从患者寒与瘀这个病因病机出发,加当归四逆汤以补血散寒通脉,从疼痛产生的根源去解决问题。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
病情分析:附子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寒湿痹症、风寒湿痹等。附子汤原方及其组成如下: 1.附子:9克。附子性温,味辛甘,有散寒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是方剂中的君药。 2.人参:6克。人参大补元气,益气生津,助正气以抗邪气,为臣药。 3.白术:12克。白术健脾燥湿,补气固表,帮助消化吸收药物,为佐药。
附子汤证,里边有水饮,能量阴,没有用炙甘草,因为有水饮,没用炙甘草,只用人参来补津液,用茯苓淡渗利水,白术气化中焦。 305.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把这个条文当作一个医案来看。少阴病脉沉,应该是脉沉细、脉沉弱,从阴阳上来看,是阴证,所以要用附子。病人脉...
病情分析:附子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常用于治疗寒湿痹痛、阳虚寒厥等症。其基本配方包括以下几种成分: 1.附子:为君药,用量通常在9-15克之间。需要先煎以去除毒性。 2.白术:作为臣药,一般用量为9克,其作用是健脾益气。 3.茯苓:同样为臣药,常用量也是9克,具有渗湿利水的效果。 4.甘草:作为佐药,通常使用6克...
余多年来运用附子汤效验此理。方中附子益火兴元阳,温经散寒;人参大补元气,生化气血;茯苓健脾利湿,兼益心气;白术益气健脾,祛寒除湿;芍药养营和血,以益肝阴。诸药配伍得当,全面顾及,是治疗整体阳虚寒湿的好方剂。【临床应用】一、虚寒型肝炎例:毛某,男,38岁。患者形体消瘦,颜面苍白无泽。自述周身无力,夜寐...
而此时用《附子汤》,主要在于调治阳气不足,骨节冷痛。脉沉、后背寒、骨节疼痛、手脚发凉。也就是现代中医临床中,常见的风湿、类风湿一类。一提到附子,对于不熟悉药理的人来说,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附子有毒。有没有什么安全、便捷、无毒的方法?当然有了。就比如说,国学大家南怀瑾老先生的一则补阳验方——脐...
附子汤是一种中医方剂,出自出自《伤寒论》,具有温经散寒之功效。附子汤是一剂中药方剂,主要由附子、茯苓、人参、白术、芍药组成,具有温经补脾、祛寒化湿、止痛的功效。对症服用可改善寒邪、湿邪内侵机体所致的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等症状。附子汤具体的组成中药,具体如下:1、附子 中药附子是一个温里药,...
桂枝附子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具有祛风温经,助阳化湿之功效。主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歌诀 桂枝附子汤通阳,附子重用是三两;扶阳甘草大枣与生姜,温经散寒除痹良。组成 桂枝(去皮)四两(12g),附子(炮,去皮)三枚(15g),生姜(切)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