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上记载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左传》中记载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详解】 本题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
⭕️17.9: 【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
《诗经》还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孔子对《诗经》的审美功能有很深刻的理解,他总结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大意是“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首先是《诗经》引起人们的审美感觉,感染人情,激发人的志气,振奋人的精神,从而最终达到美育的效果;然后通过“观”来考察...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尽管《诗经》距离我们很远,但那些关于自己、关于人心、关于处世的道理,却不断被重复和印证着。 我们性格里的风雅与浪漫,我们对人心的把握考量,我们对时机时势的判断,《诗经》早已给出了答案。 《诗经》中的这5句话,句句说透人生,道尽人生百年。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材料二: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宇仲尼。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3.下列各句中,“可以”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B.学不可以已C.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D.《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3.D(古义:可以用来) 反馈 收藏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特殊句式1.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2.君子喻于义 ()3.小人喻于利 ()4.《诗》可以(之)兴,可以(之)观,可以(之)群,可以(之)怨()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定语后置句 2.状语后置 3.状语后置 4.省略句 反馈 收藏 ...
翻译。 (1)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12章 (2)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四章》 (3)《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12章 (4)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大学之道》 23-24高二上·河南南阳·阶段练习查看更多[1] ...
《论语·为政篇》这句话: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是孔子用来教导人们如何全面了解一个人的方法。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动机和内心的安定,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 视其所以: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这是从表面行为上观察一个人。 观其所由:考察他过去的经历和做事情的动机,这是从历史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