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11~20各数》教学反思 1 课上,我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这样,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很好地建立了数位的概念,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过程性和体验性。同时,组织有效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而有趣的...
《11—20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 11-20各数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知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并且能够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它们的组成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知道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通过教学达到预期...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打下算理基础。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特...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动画片,童话故事。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或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本单元主要...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2 11—20各数的认识,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10个1是一个十”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 1、注重创设情境,在快乐中学习。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 《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通过摆一摆、捆一捆、比一比、说一说,让学生达到会认、会数、会读,理解数的组成和十进制的概念。如果不会用这些知识来描述现实或解决问题,这样的数学知识是“死”的。《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
认识11~20各数教学反思篇1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教材第六单元的内容,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同时一年级的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因此,在本节课教学时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低...
11~20各数的认识用数学教学反思篇1 1、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的。纵观《11-20各数认识》的教学,一般教师采取边进边演示的方法把10根小棒捆成1捆,告诉学生表示1个十、然后逐一加上1是11、12.使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意思认识计数单位。这样以教师教为主的方法,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尝试发现的机会,形成认真听、...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 《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通过摆一摆、捆一捆、比一比、说一说,让学生达到会认、会数、会读,理解数的组成和十进制的概念。如果不会用这些知识来描述现实或解决问题,这样的数学知识是“死”的。《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 第一次准备邀请课,说实话真不知道从何下手,自己就一个人先准备起来了,在参考了多个教案以后,星期一我把自己准备的课试上给了师父王老师看了。整节课上下来自己的第一感觉就是乱,非常乱。学生根本就没有掌握好本节课的重点,只是在我的传授下机械地捆小棒,学生也不明白要他们捆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