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②,明镜亦非台③。佛性常清净④,何处有尘埃⑤!作品注释 ①菩提偈:“菩提”,梵文的音译,意译为“觉”或“智”,旧译也作“道”。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颂的歌诗称为偈。菩提偈,即诠释佛教教义的歌偈。 ②树:这里指菩提树,意译为“觉树”或“道...
《坛经》第三十五节,惠能引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接着说:“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坛经》第三十六节说:“若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坛经》第五十二节说:“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明镜台”出自唐代神秀禅师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它在文中有多重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明镜台...
《菩提偈》存在多个版本。其中,敦煌写本《坛经》中所载的二偈被认为是较为原始的版本,其一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其二为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而流传最广的版本则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外,...
菩提本无树②,明镜亦非台③。佛性常清净④,何处有尘埃⑤!注释 ①菩提偈:“菩提”,梵文的音译,意译为“觉”或“智”,旧译也作“道”。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颂的歌诗称为偈。菩提偈,即诠释佛教教义的歌偈。②树:这里指菩提树,意译为“觉树”或“道树”相传...
#皖文化# 《菩提偈》原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禅语出自六祖慧能大师,是禅宗思想中的经典表述之一。慧能大师(638年—713年),俗姓卢,唐代高僧,禅宗南宗的创始人,被尊称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生平颇具传奇色彩,他自幼家境贫寒,却以砍柴为生,一日听闻《金刚经》而心生顿悟,决定出家修行。后...
《坛经》中有一首偈子,内容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大概意思是A.修禅 《坛经》中有一首偈子,内容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大概意思是 A.修禅应该远离镜台 B.修禅应该心不染尘 C.修禅应远离菩提树 D.修禅应该诵读佛经...
《坛经》中有一首偈子,内容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大概意思是: A.修禅应远离菩提树 B.修禅应该远离镜台 C.修禅应该诵读佛经 D.修禅应该心不染尘 正确答案:D 扫码关注华图题库微信公众号 (每日更新备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