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字明允。北宋文学家,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父子三人被称为“三苏”,均名列“唐宋八大家”,有《嘉祐集》传世。曾任校书郎、主簿等微官,追赠为光禄寺丞。
苏洵 [ sū xú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 sū xún ] 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
苏洵,女,汉族,1965年05月出生,大校军衔。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战略支援部队某部高级工程师。人物履历 现任战略支援部队某部高级工程师。担任职务 第十三届、十四 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任职信息 2017年12月,苏洵当选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所获荣誉 2025年2月28日,被授予...
苏洵,字明允,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参知政事,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离京外任,晚年闲居洛阳。嘉佑八年(1063)卒于洛阳。其文章大气磅礴、气势奔放;论学则以礼为本,以儒为用;论诗则反对晚唐五代以来的浮艳之风...
三苏,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合称。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为苏东坡)、苏辙( 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1039~1112) 。三苏祠位于眉山市东坡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史称“三苏”)的故居。见主词条:三苏祠 基本简介 “三苏...
——苏洵《心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苏洵《九日和韩魏公》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苏洵,字明允,生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是一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人。苏洵天性里富有游侠精神,喜欢结交一些斗鸡走狗的少年,整日游荡在外。而且他年轻的时候不喜欢读书,只喜欢游览名山大川,阔论天下大事。他父亲那时把希望寄托在长子苏澹和次子苏涣身上,所以对幼子苏洵的学问并不多加干涉。加上苏洵不喜欢...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山人,北宋着名散文家。在妻子程氏的劝告下,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嘉佑元年,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后人因其二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
最后,《游嘉州龙岩》苏洵表达了对离开故乡的无尽忧愁,虽然受到了社会的热情接待,但内心的孤独和迷茫却无处排解。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九日和韩魏公》是苏洵在1065年重阳节所作的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