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嘉道至近代一百多年的学术、思想历史,我们看到,他们大体上在“汉宋之争”的思想框架里分析、评价戴震的学术与思想。站在“乾嘉汉学”立场上的学者、思想家,大体上都高度肯定戴震在考据学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很少发掘并肯定戴震的哲学思想,即使是其学术上的好友钱大昕也是如此。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钱...
清代的戴震是“乾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其“生生”为本的生态哲学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构成部分,对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 “气化流行,生生不息”的生态本体论 生态本体论是戴震生态哲学的基础。在戴震哲学中,气是宇宙万物之本体,是以阴阳五行为基本性质的实体,处于永恒的...
胡适曾将戴震思想定性为一种“新理学”,认为东原秉持了“理智主义的态度”,致力于建设“一种致知穷理的哲学”;刘师培也指出:“东原解‘理’为‘分’,确宗汉诂。复以‘理’为同条共贯也,故以‘理’字为公例,较宋儒以浑全解理字者迥不同矣。至谓‘理...
答:戴震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后一位思想大师,成为中国传统思想向近代思想转化的重要桥梁,启导了近代启蒙思想的曙光。 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所阐述的自然哲学,以“气”作为世界的本源,以“道”作为世界万物的基本规律,并对“道”与“理”的范畴进行了区分,把“道”作为万物的基本规律,而把“理”视为“物之质...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明确“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一观点不属于戴震的思想。原因在于,戴震强调人欲的天然合理性,认为天理即存在于人欲之中,这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将道德与人性完全对立起来的极端观念相悖。戴震的思想更加注重人性的自然与合理,反对将道德标准绝对化、极端...
论述戴震的主要思想 论述戴震的主要思想、着作及其影响 一主要思想 1教育思想: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素质是有差别的,但只是“等差凡几”,“人虽有智有愚”,但却“大致相近”,“而智愚之甚远者盖鲜”.所以他强调人只要通过学习,虽愚也可以“极而至乎圣人之神明”.他认为愚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加之以学,则日...
戴震对先圣民本思想守正创新,提出“体民之情,遂民之欲”的政治主张,是他一生的突出贡献。楚图南先生称这位前清学者第一人“为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名副其实。 国之根本,莫重于民 “民惟邦本”,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反复强调...
戴震(1724—1777年),这位乾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与学者,其哲学体系以“道论”为核心,辅以古典语言学和经学考据的方法。晚年代表作《孟子字义疏证》中,戴震借助考据学的思维模式,深刻阐发了富有人民性的新哲学思想。他直面清代程朱理学的弊端,尖锐批评其异化现象,甚至指责其为“以理杀人”的工具。然而,这样的...
戴震认为,无论情欲的遂达,还是道德的成就,都有赖于知识理性这个枢纽。因此,情欲、道德、知识三者在戴震思想体系中形成如下关系格局:情欲是基础、出发点,知识是枢纽,道德则是情欲在知识引导下获得合理满足的结果。实际上,这确立了情欲的本体地位,且高扬了知识理性的枢纽意义,因为情欲的合理满足离不开知识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