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时期及以后的卫道者们对戴震的新思想极为不满,从不同的角度攻击并抹黑戴震的人格,直到今天,一些持“现代新儒家”立场的学人,仍然从不同的角度批评戴震“以理杀人”观点,不能正视程朱理学所造成的“伦理异化”现象。今年是戴震诞辰300周年,我们如何全面地认识戴震的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合理地继承其思想...
简洁地讲,戴震的哲学思想体系是以“道论”为其形上学内容的。30岁左右时,戴震从体用论的角度阐述道,他说:“盈天地之间,道,其体也,阴阳,其徒也。”(《法象论》)40岁左右时,他开始从阴阳气化的角度进一步阐述道,他说:“经传中或言天道,或言人道。天道,气化流行,生...
戴震指出,人心之仁本于天地生生之德,“在天为气化之生生,在人为其生生之心,是乃仁之为德也。”可见,人心之仁表现为生生之心,其本质是保护自然生命,帮助万物生长发育的德性,具有鲜明的生态维度。由此言之,“仁”在戴震哲学中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范畴,也是对于自然的德性范畴。戴震从两方面具体阐释“仁”...
简洁地讲,戴震的哲学思想体系是以“道论”为其形上学内容的。30岁左右时,戴震从体用论的角度阐述道,他说:“盈天地之间,道,其体也,阴阳,其徒也。”(《法象论》)40岁左右时,他开始从阴阳气化的角度进一步阐述道,他说:“经传中或言天道,或言人道。天道,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也。人道,以生以养,行乎君臣...
戴震的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 作者:吴根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十月十六日甲申 耶稣2024年11月16日 戴震(1724—1777年)是乾嘉时期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也是该时期最杰出的学者之一。思想成熟时期的戴震哲学以“道论”为其形上学,以古典的语言学和古代经学的知识考据...
戴震的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探析 戴震(1724—1777年),这位乾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与学者,其哲学体系以“道论”为核心,辅以古典语言学和经学考据的方法。晚年代表作《孟子字义疏证》中,戴震借助考据学的思维模式,深刻阐发了富有人民性的新哲学思想。他直面清代程朱理学的弊端,尖锐批评其异化现象,甚至指责其为“...
简洁地讲,戴震的哲学思想体系是以“道论”为其形上学内容的。30岁左右时,戴震从体用论的角度阐述道,他说:“盈天地之间,道,其体也,阴阳,其徒也。”(《法象论》)40岁左右时,他开始从阴阳气化的角度进一步阐述道,他说:“经传中或言天道,或言人道。天道,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也。人道,以生以养,行乎君臣...
简洁地讲,戴震的哲学思想体系是以“道论”为其形上学内容的。30岁左右时,戴震从体用论的角度阐述道,他说:“盈天地之间,道,其体也,阴阳,其徒也。”(《法象论》)40岁左右时,他开始从阴阳气化的角度进一步阐述道,他说:“经传中或言天道,或言人道。天道,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也。人道,以生以养,行乎君臣...
第一,戴震之思想原本不深奥,其所接触到的哲学问题有许多重复之处,并无层次转进之理路可说。故各作品的论点大半有相似之处。 第二,戴震之诸著作中,《绪言》之性质为最不确定,许多人以为《绪言》是《孟子字义疏证》的原稿。劳思光先生则认为《绪言》不是《孟子字义疏证》的原稿。其原因有二,一是就其《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