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一项重要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2022年版课程标准将“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将其具体化为“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思维的品质“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每个任务群都有发展思维的任务,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指向逻辑思...
2022年版课标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作为任务群单独设置,是对时代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回应。黎鸣曾指出:“逻辑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琴声中最弱的一根琴弦。”本任务群的设置,关乎国民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的提升,具有极高的内在价值和社会意义。(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培养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 2022年版课标提出了...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直接对应课程总目标的第7条:“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由此可见,无论是“思辨性阅读”还是“思辨性表达”,课程目标均指向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围绕这一总目标,2022年...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属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现行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也将据此加以修订和调整。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实施路径,应根据教材的呈现方式进行创造性设计,大体会有三种教学形态:1.单元整体教学样态 教材为本任务群设置专门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课程,整体架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单元,编排的课文体现思辨性主题,练习...
2022年版课标单独设置“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是对思维能力这一核心素养的自觉回应,旨在引导学生发展比较、推断、实证、辨析等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重在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内涵 “思辨”的课程意义的代迁,大致经历了“发展思维“”思维环节与思维空间”, 再到明确将“思维能力”纳入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等几个阶段。简言之,即从将思 维作为教学内容,到强调思维方法的学习,再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辨性 ...
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的发展历程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发展型任务群,对接“思维能力”这个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突出了思辨特性,指向理性思维主导下的阅读与表达。人的思维发展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以“感知”为基础的直觉思维,二是以“表象”为中介的形象思维,三是以“概念”为核心的抽象思维,即逻辑思...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具有以下特点:(1)思维性。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通过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2)自主性。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表达方式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思辨性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思维活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思辨性表达则是指学生在表达过程中,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和形式,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三、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作业设计策略 确定作业目标 在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