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一年,安西节度使王正见奏请封常清为四镇支度营田副使、行军司马。他死后,封常清擢升为安西副大都护,兼御史中丞、知节度事。两年后,封常清奉旨入朝,摄御史大夫;其一子晋升为五品官,赐宅第一处;其已故父母,亦受追封。不久,朝廷又敕命封常清代掌北庭都护,持节充伊西节度等使。身为一方大员,他...
正在播放[百家讲坛]传奇名将封常清落幕 《百家讲坛》 20230724 诗说唐朝 10 汉家大将西出师 00:38:13 本期内容 [百家讲坛]诗说唐朝 10 汉家大将西出师 岑参写诗给封常清送行 00:12:03 [百家讲坛]《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创作背景 00:02:07 [百家讲坛]《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特点 00:...
首页>运城市> 封常清 职业:将领 国籍: 出生城市: 毕业院校: 出生日期: 不详 人物简介:封常清(?-756年),唐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县)人,唐朝名将,玄宗时官至御史大夫。 常清年少时,曾随外祖父流落在安西(今甘肃安西县)胡城,每天坐在城门楼上读书,积累了广博的知识。外祖父死后,常清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生活...
得知将要被杀得封常清内心并无一丝涟漪,他似乎早已预料到今日的结局。临刑前,他遥望着长安方向,自言自语道:“常清之所以不死,不忍污国家旌麾,受戮贼手,讨逆无效,死乃甘心。”话音未落,名震西域的大唐战神就倒在了血泊中。那么,作为唐玄宗极为信赖的将领,封常清为何会被处死?他是不是如圣旨所说的...
后来封常清每天到门口等候高仙芝,高仙芝没办法同意了封常清的请求,接纳他成为了自己的侍从。公元741年,达奚诸部叛乱,玄宗命夫蒙灵察平叛,夫蒙灵察给高仙芝两千精兵让他追击达奚诸部叛军,在唐军铁蹄之下,叛军望风而逃,不久便被消灭殆尽。封常清见叛军已是穷途末路,便将大军的捷报写好,将当地情况十分详细...
封常清,一个出身贫寒的唐朝名将,他的生活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在蒲州猗氏(今山西省猗氏县),自幼家庭贫困,父母早逝,外祖父因犯罪被流放到安西。由于在西域生活条件艰苦,他的家庭也因犯罪被流放到那里。估计他在成长过程中营养不足,身材瘦小,皮肤黝黑,而且腿长短不一。在他30岁时,他还是一名普通士兵...
在叛乱发生后,唐玄宗选择了以封常清为首发,其实就是对高仙芝的不信任和某种程度上的厌恶。封常清是跟随了高仙芝,并得到了其信任和重用才得以步步高升。按理说高仙芝更能打,而封常清更多的是善于谋划,应该是高仙芝顶到第一线,而现实却非如此。这里除了高仙芝在长安赋闲了几年,长时间脱离了军队有关,还有他本...
封常清是蒲州猗氏县人,外祖父教他读书,学识广博精深。但从小成了孤儿,又穷,三十多岁了,还没有成名。夫蒙灵察任四镇节度使时,任命高仙芝为都知兵马使。有次出兵,高仙芝任命了三十多名侍从,衣裳鲜艳漂亮,封常清因而感慨并报名请求担任侍从。封常清很瘦,加上脚又跛,高仙芝瞧不起他的外表,不录用他。第二天他...
封常清是唐朝名将,老家在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他战功赫赫。封常清从小家里就很穷,只有一个外公相依为命。他外公因为犯了罪,被流放到安西(今新疆库车)充军,担任胡城(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东)南门的守军。因为要活命,封常清就跟着外公去了安西。外公喜欢诗书,得空了就教他在城门楼上读书认字。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