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何止是仁人,那必定是圣人了!尧、舜尚且对做不到这样而感到为难呢。作为仁人,自己要立身,就要帮助别人;自己想要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凡事都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办法啊。” 马厩失火被烧掉了。这时候孔子刚刚退朝,问:“有没有伤着人”?没有问有没有伤着马。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15.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算是“仁人”吗?孔子认为行“仁”的方法是什么?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 下列各项中,对这则《论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认为,能从广泛地施与别人好处,又能赈济大众这些事去行仁政,...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孔子回答:“从事于为仁,何必一定要达到圣(人)的高度呢?(博施济众)连尧舜都觉得有所力不能及。所谓的仁者,就是自己想自立,便也去帮助别人自立,自己想成功,便也去帮助别人成功。从身边的就近的事物去领会领悟,这也就是为仁的方法。” ①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②子路说:“齐桓公杀公子纠,召...
【题目】翻译下面画线句子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者!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 子贡道:“假若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以好 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选自《论语·雍也》,有删改)材料二: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 恶施不孝?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 能近取臂,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地给老百姓以好处,并且能周济大众,怎 么样?可以说是仁了吗?”孔子说:“...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材料二: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①。”请益。曰:“与之庾②。”冉子与之粟五秉③。子曰:“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