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嵩(1007-1072),俗姓李,字仲灵,自号潜子,宋广南西路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七岁出家,十三岁剃度,十四岁受具足戒,法号“契嵩”。十九岁开始游方天下,访求明师。后于江西筠州(今江西高安)洞安寺得法,依止青原行思十传弟子、云门宗三世禅师晓聪,传云门宗法嗣。
在孝亲伦理观方面,契嵩以“孝”为突破口,对佛教的孝道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力图找到佛教与儒家伦理思想的契合点。契嵩强调僧人也要孝顺父母,持戒与尽孝是一致的,“孝名为戒”“孝为戒先”。他极力调适佛教内部的孝道观,积极向儒家传统伦理靠拢,严厉驳斥那些以为出家修道就不用尽孝的错误认识,苦口告诫:“佛子情可正...
契嵩[1007-1072年],宋僧。藤州鐔津[今廣西藤縣]人,俗姓李,字仲靈,自號潛子。七歲出家,十三落髮,十九游方,得法于筠州洞山之聰公,住南屏最久。仁宗慶曆間,隱居錢塘靈隱大桐塢永安精舍。皇祐中入京師,上萬言書《禪宗定祖圖》、《傳法正宗記》,賜號明教大師。博通內典,嘗作《原教孝論》以與當時辟佛者抗。...
契嵩禅师(1007—1072),亦称明教大师、佛日大师、永安大师,是北宋时期云门宗僧人。禅师一生勤于修持,擅长文章,著作甚丰,影响巨大。在住持灵隐寺期间,他提倡佛儒调和,弘扬孝道文化,时人称为“一代孝僧”。契嵩将佛教的“五戒”与儒家的“五常”相会通,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深远,灵隐寺至今仍然传承着...
这一观点得到了当朝皇帝宋仁宗的认可,契嵩也由一位默默无闻的山中沙门,一下子成为朝野闻名的高僧。仁宗皇帝为了表彰他的贡献,授予他“明教大师”的桂冠,并赐予紫方袍。契嵩体系的建立 契嵩禅师是中国佛学史上第一个最全面、最系统地比较儒佛两家学说,并加以融会贯通的人物。他的理论体系被后人称为儒外佛里...
藤县太平镇狮山风景区,是具有丹霞地貌特色的森林公园。狮山人杰地灵,1000多年前,狮山脚下一处小山村走出了一名北宋名人——契嵩。 契嵩的一生擅长文章,勤于修持,著作甚丰,影响巨大,与欧阳修、苏轼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多有交集,更以“一代孝僧”和“明教禅师”之名而为后人所敬仰。
契嵩也因此由一位默默无闻的山中沙门,一下子飚升为朝野闻名的高僧。他被仁宗皇帝授予“明教大师”的桂冠,并赐紫方袍。契嵩禅师是中国佛学史上第一个最全面也是最系统地比较儒佛两家学说,并加以融会贯通的,从而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历史上把它称做儒外佛里体系,或日契嵩体系。
《契嵩集》是2012年5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契嵩。本书收录了北宋沙门契嵩的全部四种著作。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北宋沙门契嵩的全部四种著作:《镡津文集》十九卷,《传法正宗记》九卷、《传法正宗定祖图》一卷、《传法正宗论》二卷。作者简介 契嵩(1007-1072),俗姓李,字仲灵,自号潜子,宋...
契嵩禅师,俗姓李,字仲灵,自号潜子。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生于藤津(今广西藤县),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圆寂于杭州灵隐寺。契嵩禅师与杭州及杭州佛教的因缘甚为殊胜深厚。这不仅体现在与契嵩禅师有甚深交谊的陈舜俞所撰之《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以下简称《行业记》)中,更体现于契嵩传世文献《镡津文集》中的有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