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而不屈(音绝),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出自《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音陀月)乎?橐籥的意思是风箱。天地之间,岂不像一个大风箱吗?风箱不断吹出空气,但并不制造空气,只是一个传递空气的通道。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大风箱,万物从风箱中被传送到世上,然而,天地没有制造万物,万物从道...
第五章 不如守中天地不仁①,以万物为刍狗②;圣人不仁③,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④乎?虚而不屈⑤,动而愈出。多言数穷⑥,不如守中⑦。 【语译】①天地不仁:天地没有意志,也没有仁爱之心。它只是物理的、自然的存在,不具...
《道德经》第5章【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 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通用译文】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 - 大白,于2023102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把天地比作一个巨大的风箱。风箱看似空空荡荡,但只要一拉动,就会源源不断有风出来。 所以天地的“虚”并不是空虚,而是有无穷的奥秘。就像风箱一样,看似简单,却有神奇的功能。 #手写 #书法 #练字 #道德经 10 2 1 分享 举报发布时间:2024-11-17 14:01 全部...
1. 天地之间的比喻:“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这里老子用风箱(橐籥)来比喻天地之间的空间。风箱...
释义:天地之间,岂不像一个皮风箱(橐,两头开口的牛皮筒,后为木制)吗?虚静中空但无穷尽,(保持好这个状态,才能)越鼓动风量越多,犹如天地间万物生生不息。探究:风箱中空,无情(承接上文“不仁”)无为,但没有穷尽(屈,jué,竭也),为什么?因为保持好虚静中空就能“动而愈出”,无穷无尽,生生...
【原文】天地⑴不⑵仁⑶,以⑷万物⑸为⑹刍狗⑺,圣人⑻不⑵仁,以百姓为刍狗⑺。天地之间,其⑼犹⑽橐籥⑾乎⑿。虚⒀而不⑵屈⒁,动⒂而愈⒃出⒄。多⒅言⒆数⒇穷(21),不⑵如守中(22)。 【译文】天地之间有大爱,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当作祭祀时不可缺少的刍狗一样重视。帝王有大爱,将百姓当作祭祀时不可...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释义:天地之间,岂不像一个皮风箱(橐,两头开口的牛皮筒,后为木制)吗?虚静中空但无穷尽,(保持好这个状态,才能)越鼓动风量越多,犹如天地间万物生生不息。 探究:风箱中空,无情(承接上文“不仁”)无为,但没有穷尽(屈,jué,竭也),为什么?因为保持好虚静中空就能“动而愈出”,无穷无尽,...
意思: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出自老子《道德经》道德经·第五章(老子 春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出自于《老子·五章》,它的意思是说,天地无所私爱,对万物如“刍狗”一般,听任万物自然生长、发展和消亡。 在老子看来,天地在形态上和功用上都是客观的、自然而然的。在形态上,天地是物理性的客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