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教案篇1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 3、体会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及之间的关系。 ...
例1通过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的操作,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在此基础上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意义。例2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接着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再找出两个数的倍数,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例子,发现一个数的倍数中最小的数、最大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例3教学找一个数的因数的...
篇1:因数和倍数 教学设计 教案 因数和倍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算式和手动写除法算式,认识因数和倍数,了解最小因数和最小倍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的连续,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1——14页例1和例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如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整数乘法中还有另外一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
篇1:《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一.数形结合减缓难度 《因数和倍数》这一内容,学生初次接触。在导入中我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用不同的乘法算式来表示自己脑中所想,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1.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而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质量的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兴趣切实可行的好方法,新课伊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工具 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迁移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互依存的关系,如:佳爸是佳佳的爸爸,佳佳是佳爸的儿子。其实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数与数回见也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P12一14,练习二。 【教学过程】 一、操作空间,初步感知。 1、同桌用12块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要求:能想象的就想象,不能想象的才借助小正方形摆一摆。 2、学生动手操作,并与同桌交流摆法。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因数和倍数个数方面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整数的乘除运算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自主探索和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因数和...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认识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能够熟练的求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3、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