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光同其尘,解其锐,挫其纷”的字面解释是: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消除它的锋锐,消解它的纷扰。这句话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一种理想状态。其中,“和其光同其尘”意味着在保持内心光明的同时,也要学会融入尘世,不张扬自己的光芒;...
意思是:挫磨掉锐气、锋芒和棱角,解脱纷争,融入光明的万象,混同于大地尘土,至大也是至微,这就叫做玄妙的同化,微妙大统一的法门。 语出《老子·下篇:德经·五十六章》,原文如下: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道的深邃与幽渊,于宇宙天地之间,生化万物而不恃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即是万物之宗,也在万物之成长中有了“锐”,“纷”,“光”与“尘”…所谓:“存在即是合理”,不,应是:“存在的背后是有原因的,但未必是合理”。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有了锐,纷,光,尘,就一定要去处理么...
我们就感觉到。我们的道和西方人对道的认识,好像有点不一样。他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你先看看这四个其是什么意思?就是道的作用啊。道的作用是什么?人家有锐,你把它挫掉,那不是啊,那就强制了,那不自然了。他是什么呀?他是把自己锐利的锋芒挫掉。他这个道是很锐利的,可是他...
《道德经》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老子的意思是说“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 人们应该像“道”那样,学会“藏”,就是能够顿挫自身的坚锐而不受任何损害,能够化解各种纷扰而不...
【解说二】渊兮,似万物之宗: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1、这是承接上句的意思对“道”发感叹,句子的主语自然还是“道”,承前省略;“渊兮”和“似万物之宗”虽是两个并列谓语,但“似”字标明二者为“推出关系”。所以前两句是说:从“道”的“渊性”看,它像是“万物之宗”啊。之所以在“渊”后...
《道德经》4.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释义:(道)能挫人锋芒(促其返守质朴良知),(从根本上)解除人的纷争,和合你的光彩而“无所偏争”,同受你的垢尘而“无所偏耻”。探究:当你锋芒毕露、锐不可当之时,大道终会衄锐挫芒,促使你回归本质(当然这会有个过程);当你深陷世间纷争、...
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锉其锐,解其纷”,“锐”表示尖锐的,比喻局部的现象,“纷”表示绳索,比喻片面的观念。“锉其锐,解其纷”的意思表示:如同锉平尖锐的部分,解除绳索的束缚一般,不执着局部的现象,片面的观念。 “和其光,同其尘”,“光”表示不同的光彩,比喻不同的现象。“尘”表示踪迹,...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意思是,“道”本身是虚空无形的,但其作用却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像是万物之本原。挫去其锋锐,消除其纷扰,调和其光辉,...
如何理解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第56章,意思是说:挫掉尖锐,化解纠纷,缓和光芒,混入尘埃,称为神秘的同化。 大道的作用是阻碍事物的勾兑,维护自身系统;封锁事物的门户,避免相互跨界;研磨事物的棱角,变成圆滑敦厚;化纠事物的纠纷,变得条理清晰;遮蔽事物的光芒,变得温润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