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据此,用人单位因劳动者代缴养老保险费而向劳动者出具的欠条,应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
劳动诉讼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劳动关系而产生的纠纷,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其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领域。而民事起诉则是指公民之间因民事权益纠纷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其适用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等。二、劳动诉讼和民事起诉的程序与法律后果1. 程序差异:劳动诉讼...
法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是否需要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五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提起诉讼,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人民法院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本案中,原告提供工人工资表、加盖...
一是发生工资争议时,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二是双方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但...
导读: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这个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之间的区别主要有八点,具体包括:1、性质不同。2、依据不同。3、原则不同。4、程序不同。5、审限不同。6.效力不同。7.收费不同。8.当事人称谓不同。 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有哪些区别? 一、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有哪些区别?
按照规定,劳动诉讼的原告必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根据劳动纠纷案件具体情况的不同,有几种不同的举证范围,诉讼当事人应全面向法院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劳动诉讼时效一般为两年内。关于劳动诉讼流程还有任何疑问,均可以询问资深律师为您解答。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2020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5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
劳动诉讼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争议发生后,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劳动仲裁则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依法就劳动争议事实进行调查、认定并作出仲裁裁决。二、区别1. 申请方式:劳动诉讼需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走法律程序,耗时长且成本高。而劳动仲裁则是由劳动者或企业...
一、劳动关系诉讼流程 1. 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2. 法院受理该诉讼并进行立案。法院收到起诉状后,应当审查当事人的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并在七日内作出立案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3. 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并通知被告答辩。一旦立案,法...
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因劳动纠纷争执不下,由劳动争议仲裁委以第三者的身份依据法律法规居中甄别,中立、中正地作出判断和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纠纷的方式。 劳动争议诉讼是指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的裁决而就同一案件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