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1895年12月4日-1990年11月26日),字芝生,出生于河南省祁仪镇,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中国当代哲学家、教育家、哲学史家[1]。 冯友兰于“五四运动”时期出版刊物《心声》,留学回国后曾担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和系主任、院长等职。1931年和1934年分别出版《中国哲学史》上下...
1946年9月,冯友兰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邀请,前往美国出任该校的客座教授,并取得了在美国的“永久居留权”。但身居异国讲授中国哲学史,使冯友兰感到非常心酸,他终于认识到:“还是得把自己的国家搞好。”1947年,冯友兰毅然回国,回到了久别的清华园。1948年12月,国民党败局已定,蒋介石派飞机去北平接胡适、...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冯友兰住进临时防震棚,接受了毛主席夫人的慰问,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这件事又给他造成了大麻烦。没过多久特殊时期结束了,大部分被冤枉的人都在两年内恢复了名誉,冯友兰则因为被慰问这件事,直到1979年才恢复了名誉。念及过往以及自己曾许下的豪言壮语,这时候冯友兰也才明白了毛主席...
旧邦新命是中华民族的生命特征,也是冯友兰先生终生的哲学追求和学术底色。一 1895年12月4日,冯友兰先生诞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这年,丧权辱国《马关条约》签订,古老的中国进一步坠入苦难的深渊。也是这年,发生了要求变法图强的“公车上书”事件,寻求民族脱困之路成为仁人志士自觉担当的使命。生逢千年之大...
一是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是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上卷。杀青后的《中国哲学史》上卷,冯先生并没有急着出版。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他选择的是印成小册子,送给他的师长、同事和学生审读。当一八三页的这本册子远涉重洋,寄赠到一个响当当的人物胡适面前时,已是春天。万里之外的胡适慢慢翻动着...
冯友兰先生1895年12月4日出生于唐河祁仪,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史家、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高寿。在他逝世的前半年,也就是1990年5月,他自拟了一副95岁的预寿联,联曰: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三史”是指《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六书”是指《新理学》《新事论》《...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哲学家。1928年至1952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曾任秘书长、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代理校务会议主席、校务会议临时主席等。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 点击收听 ▾ (本录音是冯友兰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留下的,由宗璞...
冯友兰全部作品: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简史,一套书读懂中国人文社会(套装共8册),中国哲学史,中西方哲学史(套装共2册),一种人生观,中国哲学简史:手绘插图版,西南联大哲学课,中国哲学史
为了表示为新中国建设贡献智慧的决心,冯友兰在10月5日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冯友兰对之前讲授封建哲学、帮了国民党忙的做法深感愧疚,表示现在要改造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准备在5年之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重新写一部中国哲学史。8天之后,毛主席给冯友兰回了一封信。信中说:十月五日来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