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是2011年12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冯友兰。是冯友兰所著的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奠定了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基本框架,仍是世界各地许多高校使用的基本教材,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哲学史名著。冯先生自谓就内容而言,此书有两点发先人之所未发,而后来也不能改变的:一是将先秦...
简介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陈寅恪评此书,赞为“取材谨严,持论精确”。本书基本架...展开短评 打开App写短评 雾二2015-01-20 12:18:25 当别人背试卷的时候,我在看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和钱穆先生的中国思想史,所以当老师说你们背...
《中国哲学史 》【现代】冯友兰 (全文) 13小时32分 - 红山诵读于20240610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5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中国哲学史》是冯友兰在哲学方面的代表著作,同时也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在中国乃至世界哲学史领域影响都颇为深远。全书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两部分,子学时代主要介绍了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公孙及儒家的哲学文化,经学时代主要介绍了董仲舒以降,一直到清代的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史》是2011年12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冯友兰。是冯友兰所著的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奠定了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基本框架,至今仍是世界各地许多高校使用的基本教材,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哲学史名著。冯先生自谓就内容而言,此书有两点发先人之所未发,而后来也不能改变的:一是将先秦...
本书是冯友兰于1928年到清华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期间所写(1931年、1934年分别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该书以“释古”的态度来写中国哲学史,得到了陈寅恪、金岳霖这两位审阅人的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冯友兰北大哲学系毕业,又赴美师从杜威。他站在中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
”(《中国哲学简史》(第一章,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这里的含义是内圣就是修养。修养就是内圣。二者完全可以等同。正如修养与工夫的等同一样。2.知识和德性统一而不可分 冯友兰认为:“由于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是要养成这种人格。哲学不单是要知道它,而且是要...
1935年版《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晚年回顾自著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承认其弱点之一,在“讲佛学失于肤浅”。林志钧看过书稿坦言:“讲也就是这么讲,可是总觉得不是那个样子。”(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联书店,1989年,227页)冯著谈佛学,集中于东晋至唐一段,见下册第七、八、九章,十章三节又略提及。问...
船山在深山中著书达数百卷,没有人为他出版;几百年以后,终于出版了,此所谓“文章自有命,不仗史笔垂”。 在写第七册的过程中,张跃同志为搜集材料,提出意见;陈来同志也提出很多重要意见;朱伯昆同志也帮助看稿子。趁第七册出版之际,我谨向他们致谢。 冯友兰 1990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