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语见《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后人对此做了种种不同的解释。主要有二:①君子自我修养或接受教育的三个步骤。如包咸说:“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礼者所以立身,乐所以成性。”(何晏:《论语集解》引)邢昺又加以补充:“此章论人立身成德之法也。兴,起也,言...
诗词达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篇》,原文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句话是孔子关于人格修养的著名言论。大意是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以诗歌来感发意志,促使个体向善求仁的自觉;以礼来规范个体的言行举止,促使个体文明得体;最后通过音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的直接出处是《论语·泰伯篇》。原文如下:“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是孔子提出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孔子对人格修养与学问成就的内在逻辑的理解。在《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孔子的许多教诲都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教育思想和文化观...
《论语》泰伯篇·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春秋战国孔子及其弟子 著 大中小 zǐ子yuē曰::xīng兴yú于《《shī诗》》,,lì立yú于lǐ礼,,chéng成yú于yuè乐。。 注释 1兴:开始。 译文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的出处是《论语·泰伯》,原文为:“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是孔子提出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孔子对人格修养与学问成就的内在逻辑的理解。孔子认为,个人的修养起始于学诗,通过诗歌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自立于学礼,以礼...
孔子:人与文化,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 陆洋 【原文】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意思 文言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注释】 (1)兴:开始。 【翻译】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赏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
【原文】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翻译】杨伯峻——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李泽厚——孔子说:“诗篇使人启发,礼制使人成立,音乐使人完成。”钱穆——先生说:“兴起在诗,卓立在礼,完成在乐。”【夜辰心得】这章,是孔夫子讲君子应该如何修养,九...
【原文】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译文】孔子说:“(大道之行也),起于诗之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