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催化剂不仅能够与底物形成稳定的五元螯合物,而且能够在可见光条件下诱导底物发生光化学反应,从而实现高对映体选择性的环加成。为了获得最佳的反应效果,作者对反应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优化。通过条件筛选,作者发现entry 8是可见光促进交叉[2+2]环加成反应的最优反应条件。 作者进一步探索了该反应的底物适用范围,...
近日,美国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Corinna S. Schindler课题组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eather J. Kulik课题组发展了可见光介导的三线态能量转移催化,实现了具有匹配前沿分子轨道能量的烯烃与非环肟的氮杂Paternò-Büchi反应。DFT计算表明,[2+2]-环加成和烯烃二聚化之间的...
在光催化[2+2]环加成反应中,两个共轭烯烃分子通过光照条件下的光激发,形成致密的四环烷化合物。这个反应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解释: 1.激发状态:光照条件下,共轭烯烃分子中的π电子被光激发到高能的激发态,形成“激发态共轭烯烃”。 2.互相吸引:激发态共轭烯烃分子之间的电子云相互吸引,并开始接近。 3. [2+...
主要内容 有鉴于此,密歇根大学Corinna S. Schindler等报道了一种通过可见光辅助合成策略,实现了经由oximes的三重态(2-异恶唑啉-3-羧酸盐)进行反应。这种oximes的反应性通过Ir基光催化剂的能量传递作用提高了反应性,从而得以对大范围烯...
Green教授和中国华中科技大学吴钰周教授(与钟芳锐教授及西北大学陈希教授合作)背靠背文章,报道酶光催化2+2环加成反应(印象中上次出现有机化学nature背靠背文章还是2016年Tomislav Rovis教授和Robert Knowles教授关于光催化的酰胺远程碳氢键与烯烃反应)。两篇文章虽利用的底物不尽相同,但反应类型及蛋白的修饰方式却极为相似,...
近日,中科院理化所吴骊珠课题组首次报道聚集诱导端烯分子发生高效的光催化[2+2]环加成反应。作者通过详尽的对照实验、动力学分析以及光谱数据揭示了芳基端烯分子在溶液中聚集,形成的聚集体拥有比单体更低的三重态能量。基于此,普通光催化剂Ir(ppy)3即可通过三重态-三重态能量传递,实现芳基端烯分子的[2+2]环...
2022年1月,交叉型[2+2]光环加成反应被提出,通过光激发两个烯烃分子形成环丁烷。然而,以往未能实现高对映体选择性。本研究采用手性铑路易斯酸催化剂,实现手性铑配合物与底物形成稳定五元螯合物,从而诱导可见光条件下高对映体选择性环加成反应。研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发现最优反应条件为entry 8,...
近日,四川大学冯小明课题组通过在吲哚底物中引入含有重原子基团且具有双齿螯合作用的吡唑酰胺基团,以手性双氮氧镧系金属配合物为Lewis酸催化剂(冯催化剂),高效高选择性地实现了可见光催化吲哚底物与简单烯烃的催化不对称[2+2]环加成/扩环串联反应。底物普适性良好,各种一取代、二取代和三取代烯烃均可以顺利转化为具...
近日,四川大学冯小明教授、曹伟地教授和刘小华教授团队利用手性双氮氧-镧系金属配合物(冯催化剂)为Lewis酸催化剂,实现了可见光催化2-吡唑酰胺取代吲哚与简单烯烃的不对称[2+2]环加成去芳构化/扩环串联反应,高效高选择性合成了手性吲哚并环戊酮类化合物(图1,下)。吲哚底物中吡唑酰胺导向基与手性催化剂的双齿螯合...
研究发现当[Ru(bpy)_3]~(2+)为光催化剂时, 1, 3-二烯的分子内[2+2]环加成反应是在能量转移诱导下发生的.而当[Ir(~Fppy)_2(~(tBu)bpy)]~+为光催化剂时,反应不仅可以被能量转移诱导,而且可以通过阳离子自由基诱导.通过能量转移诱导时,[2+2]环加成反应在三重激发态的势能面上进行.此时,由于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