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中国语言文化的载体功能,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是有效提升中文使用价值和实用价值,促进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对进一步提升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作者:孟源 商若凡 单位系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政策研究处)
日前,世界中文大会平行论坛“中文+职业技能”融合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聚焦“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发展脉络、路径选择、机遇与挑战等问题,邀请来自有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中资企业代表和中外院校的专家学者等分享经验。与会嘉宾表示,近年来,“中文+职业教育”模式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了中文教育的应用领...
“中文+职业教育”这一模式,迎合了企业最实际的需求,在最短的周期内,培养出企业最需要的人才,能够切实缓解企业用工压力,同时为所在地的公民提供就业岗位,实实在在的收益,同样是对国家形象最好的宣传,相比过去用中文告诉世界“中国很美”的方式,这一模式显然更加契合当地普罗大众的需求,也更能为国家和企业带来经济...
“‘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是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新型教育形态,既有利于国际中文教育的转型升级,又能极大推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进程。”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梁克东说。梁克东建议,应积极探索数智时代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改革,发挥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优势,以《职业中文能力等级...
一、在海外实施“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意义 深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借鉴国内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试点基本做法,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走出去”融合发展,实施“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对提升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国职业教育全球适应性,增强中国教育品牌整体国际影响力,助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具有十分...
“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着力推进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走出去”并高质量融合发展,能有效解决中国跨境企业人才需求问题,助力当地民生发展,促进中国同中亚地区的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互利共赢 意义深远 “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深化了国际中文教育内涵,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在中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增强中文和中华文化的...
一是锻造中文教育供给侧长链条,在学历教育全周期持续提供中文课程,着重学术中文课程和职业中文课程供给,让精通中文成为学好专业、畅通就业的保障。二是触及中文教育需求侧更深层面,推动通用型中文能力向专业化、职业化中文能力升级,开发“中文+求职”“中文+职场”等课程...
在全球教育视角下,国际中文教育不断推进语言文字标准化建设进程,并依托跨学科的知识体系,结合语言学、文化学、传播学、信息学等学科合力,发挥多学科的辐射效应,成为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文+职业”的发展态势下,随着2023年4月20日《职业中文能力等级标准》的发布,职业教育也为国际中文教育注入了新的...
当前,“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复合型师资团队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要义。我们认为,汉语基础、职业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从微观层面入手专业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个体素养,而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则可着力提升以下几点:明确语言、技术学习的差异并寻找接口。《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2020)以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