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让高适名声大噪,也为他日后入仕打开了大门,但他入仕得很晚,直到四十六岁才被张九皋举荐到长安考试。张九皋是张九龄的弟弟,曾经在河南商丘任职,跟高适有往来,欣赏他的诗才。或许是长久的无人问津,年近半百的高适,早已被磨平了早年的傲气,学会了逢迎。入京之后,他写诗投赠宰相李林甫和陈希烈,但李...
天宝八载(749),张九龄之弟张九皋,终于看到了闪光的高适,推荐高适赴长安制举。高适终于登科,被授职封丘尉,这一年,他已经46岁了。逢迎长官,欺压百姓,他实在不喜。他辞职了。天宝十三载(754),高适来到西北,经陇右节度判官田良丘推荐,在名将歌舒翰帐下当了一名掌书记。掌书记为军中高级文官,负责写军...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祖父高侃系一代名将,曾屡破突厥、高丽,为朝廷立下过赫赫战功,但到他父亲时已家道中落。本人入仕后曾任刑部侍郎,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的特点是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那种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一)惟叹世人晚识君 高适...
他传授高适兵法之道,武艺之技,渴望高适继承祖父遗志,武运昌隆,报效家国。于是终日习武养成了高适豪情仗义,落拓不羁的性子,家族对其寄予的厚望又令高适对于建功立业自信满满。在《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中他写道: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圣心思贤才,朅来刈葵藿。——《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节选 于是带着...
高适,生于1931年,笔名常人,江苏常州人。曾任职于人民美术出社、兴业幻灯制片厂等单位,现任上海湾海上书画会常务顾问。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辞条辑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简介 曾任职于人民美术出社、兴业幻灯制片厂等单位,辞条辑入《中国当代...
高适,字达夫,渤海蓨(今衡水景县)人,后迁居 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高适生于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比李白小三岁,比杜甫大八岁,比岑参大至少十二岁。高适一直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就像他的名字——境界高远的地方,才是他的舒适区。高适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激越的一生。所以他热爱战场,最后也以...
高适的身世 纵观高适的一生,高适有两点比较特殊。第一个比较特殊的点,是他前期与后期的人生,形成比较鲜明的对比。高适出身于名门望族,按道理不应该落魄,那么高适前半生落魄,一定有原因。从高适的整个人生历程来看,他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他是唐朝诗人中,少有的成功之人。根据《旧唐书》记载:“唐以来,...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人物生平 唐朝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高适出生。 朝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高适二十岁。于是年前后到长安,后客游梁宋,遂定居...
高适就是这种“达官子孙”的典型代表,因为祖上曾经有过生擒突厥可汗的壮举,所以他一直梦想着由门荫入仕,也因此,他“不事生业,家贫”,甚至沦落到“以求丐取给”,需要亲友们接济度日。 大概开元十年(722年),20岁的高适初生牛犊不怕虎,独自闯荡京城长安,希望谋得个一官半职。在唐代,当时人入仕主要有两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