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边塞诗人中,高适的官运最好,晚年被册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七百户土地和粮食都归高适,富贵有余。病逝后,还被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忠,这是难得的殊荣。为什么高适的官运这么好呢?这跟他的性情和才能有关,高适既不信佛,也不信道,而是遵循儒家经世济民的思想,是一个颇有政治智慧的诗人。图:高适画...
53岁的高适辅佐哥舒翰守潼关,然潼关失守,哥舒翰战死潼关,已至暮年的高适却凭借着一身武艺,一骑绝尘地逃出潼关并追赶上了逃跑的皇室大军,向玄宗皇帝说明哥舒翰将军并没有投靠安禄山,而是英勇战死,更是直言皇帝的决策失误。对于高适千里奔骑的忠义,对于高适的军事才能,玄宗都大加赞赏,他当即重用高适。这位半生...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人物生平 唐朝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高适出生。 朝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高适二十岁。于是年前后到长安,后客游梁宋,遂定居...
边疆的萧杀和军塞小吏们的可怜衣单,跃然于纸上,高适对于军塞上的小兵们他总是悲悯的怜爱,如菩萨低眉。10、做哥舒翰幕府,被赏识752年,高适在辞去封丘尉的工作后又与杜甫、岑参、储光羲等同游长安。753年辞官不久的高适得到了梁丘的引荐,被哥舒翰邀请,成为了左骁卫兵曹兼掌书记,并一起前往了当时军事前线河西。...
分享10首高适的经典诗作,领略诗人笔下刻画的大唐风骨。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起来,闲时品读。1. 《别董大二首.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玄宗天宝六载(747)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著名琴师)也离开长安。这年冬天,董庭兰与高适会于睢阳(故址...
唐代,官员的子孙可以经由门荫做官,但高适没走这条道路。有学者推测,高适的父亲当是犯了严重的错误,弄丢了门荫子孙的资格。还有一种说法,因为高适的堂哥占了名额,所以高适没机会。任何朝代,首都的机会都是最多的。在大唐,长安是所有梦想的启始地,源源不断的人来到长安。高适也意气风发,带着书和剑,来到...
高适出生在沧州渤海,那个时候的他是属于平民阶层,年轻时候基本上就是靠自己种田地为生,但高适心中始终记住了自己祖先的荣光,因为他祖父高侃曾经军功封侯,做到了人臣的典范,是高适时代高家最值得吹嘘的荣耀巅峰。但他祖父从四十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儿子并不能直接继承爵位,所以高家也就像一些开国大家族一样,因为...
在李白、高适、杜甫三人中,高适的个人情况,和杜甫最为相近。高适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他的先祖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渤海太守高洪,他的先祖中还出过建立起北齐王朝的高洋。离高适比较近的高侃,是高适的祖父,这个老爷子曾经生擒过突厥的一个可汗,最后因为功勋卓著,曾在死后被允许陪葬唐高宗李治。高适的父亲虽然官职...
公元704年,时值唐朝,高适出生在渤海县,爷爷曾经做过安东都护,是威风凛凛的六大军区司令之一,管理高句丽的固有领土。父亲也是官至韶州长使。然而高适出生的时候,家族已经没落,流落在街头,窘迫之时,只能靠乞讨过活。01潦倒前半生,寄情于山水 高适慢慢长大,二十几岁却仍然是个不入流的浪子。家里穷得叮当响。
高适,字达夫,渤海蓨(今衡水景县)人,后迁居 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高适生于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比李白小三岁,比杜甫大八岁,比岑参大至少十二岁。高适一直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就像他的名字——境界高远的地方,才是他的舒适区。高适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激越的一生。所以他热爱战场,最后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