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骊》是唐代李白创作的诗。作品原文 词句注释 作品鉴赏 高句骊,古国名。亦作高勾丽、高丽、高骊。始见于公元6世纪初北魏宣武帝(元恪)正始(504~508),后为卫氏朝鲜所灭。其国都于平壤城。唐代国运兴隆,生产力发达,和邻国文化、商业多有往来。《高句丽》一诗,以简洁、生动的笔墨取胜,在我国文学史上...
高句丽在其历史上,曾有过南进和北进两种不同的发展战略。南进战略是指高句丽向朝鲜半岛南部扩张,北进战略则是指高句丽向中国东北方向扩张。然而,高句丽的南北发展战略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失误。2、南进战略的失利 高句丽在第四代王位时期,曾对朝鲜半岛南部发动过一系列的进攻。然而,这些进攻在一些...
高句丽长寿王(394年—491年),本名高巨连或高琏,高句丽第二十代国王(413年—491年在位),他在位时期是高句丽的全盛时期,他即位初期,主要是巩固和稳定他的父亲好太王迅速扩张后的国家,他在位时间长达70多年,寿命将近百岁,因此得名“长寿王”,他死后由他的孙子文咨王继位。413年,高句丽长 ....
首先,我们聊聊高句丽的历史。西汉统治的末期,扶余人朱蒙在玄菟郡(辽东四郡之一)高句丽县,建立了政权。不过,这一阶段,高句丽政权还非常弱小,属于中原王朝的藩属。在东汉政权打击北方游牧政权的过程中,高句丽屡屡出兵配合中原王朝。但是,高句丽一直在暗中“猥琐发育,”逐步扩大、增强自己的实力。例如从汉朝...
高句丽人,高句丽(西汉初年-668年)为扶余人所建。高句丽是西汉到隋唐时期东北南部和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出现的一个有重要影响的边疆民族政权。高句丽地区很早就是古代中央政权的管辖区域。高句丽先后由汉玄菟郡、辽东郡管辖,并不断上表称臣、朝贡。其民族主体是高句丽人,在长达700年的历史里国内主要民族有...
高句(gōu)丽(lí)古迹是高句丽王朝的遗迹,位于吉林省集安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集安市周围的平原上,分布了一万多座高句丽时代的古墓,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洞沟古墓群”。其中太王陵、将军坟和千秋墓等规模宏大。将军坟有“东方金字塔”之誉,墓基每边长31.58米、高12.4米,墓体呈方锥形,共有...
高句丽(前37—668年)作为汉唐时期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政权,曾在历史上多次抵抗中原王朝的征伐,甚至在隋炀帝时期连续挫败了隋军的几次大规模进攻。然而,在唐太宗和高宗时期,高句丽内部权臣盖苏文专权,引发内乱;加之新罗请唐出兵,最终导致这个曾经的东北亚强国在唐军和新罗联军的夹击下走向灭亡。帝国覆灭后,数...
斛斯政掌握着隋军大量机密,他这一跑,等于又像第一次征高句丽一样,把隋军的作战计划全部告知了敌人。这仗,确实没法再打下去了。 炀帝懊恼地命令诸军退入辽西。第二次征高句丽之战,在即将取得重大胜利的关头,又失败了。 … 梦碎辽河 关键词:兵疲力尽、骑虎难下、江河日下 ...
高句(gōu)丽(lí)(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 史书中也写作“高句骊”,简称“句丽”“句骊”,现又叫 “高氏高丽”) 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与百济,新罗合称朝鲜三国时代。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馀人,后又吸收些靺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