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人,高句丽(西汉初年-668年)为扶余人所建。高句丽是西汉到隋唐时期东北南部和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出现的一个有重要影响的边疆民族政权。高句丽地区很早就是古代中央政权的管辖区域。高句丽先后由汉玄菟郡、辽东郡管辖,并不断上表称臣、朝贡。其民族主体是高句丽人,在长达700年的历史里国内主要民族有...
高句丽在其历史上,曾有过南进和北进两种不同的发展战略。南进战略是指高句丽向朝鲜半岛南部扩张,北进战略则是指高句丽向中国东北方向扩张。然而,高句丽的南北发展战略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失误。2、南进战略的失利 高句丽在第四代王位时期,曾对朝鲜半岛南部发动过一系列的进攻。然而,这些进攻在一些...
高句丽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不同于活跃在东北的以游牧型经济或者渔猎型经济为主的民族建立的国家,高句丽是以农耕型经济为主要模式的国家。高句丽这种经济模式相对稳定,一旦天下有变,对中原政权的威胁很大。在高句丽700多年间的历史中,高句丽不断向南和向西扩张领土。鼎盛时期高句丽的领土地跨今中国...
高句丽虽然是一个小国,不过在其六百余年的历史中基本处于扩张状态。除了在早期征服朝鲜半岛汉江以北地域外,高句丽还先后吞并了北部的扶余政权和靺鞨部落。并且高句丽经常其扰中原王朝,先后与汉朝、曹魏、前燕、隋朝和唐朝交战。3、高句丽有着自己的经济、文化、军事特色 高句丽因为发源于辽东地区,所以其经济以...
历史都城 高句丽王城由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包括国内城和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这是高句丽早中期(公元1―5世纪)的都城,也是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7000座高句丽时代的墓葬在高句丽王城外,位于群山环抱的洞沟平原上。许多墓室里线条流畅、内容丰富并具有传奇神话色彩的精美的壁画是...
从此以后,朝鲜半岛再未发生新罗、百济、高句丽的复兴运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丽民族的整合已经完成。高丽境内还有为数不少的渤海人。从925年开始,“其国人来奔者相继”,高丽朝廷都予以收留,依据《高丽史》的记载,高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次渤海难民潮是934年和979年,人数都在数万以上。其中高丽太祖还赐来投...
至此,历时700年高氏高句丽国最终被强大的唐王朝从历史抹灭。高句丽人去向 高句丽政权灭亡后,高句丽人纷纷散奔四处流落,部分投奔突厥,有些转投唐朝。唐开元三年(715年),逃亡突厥的高句丽莫离支高文简、大首领高拱毅与其他四名突厥首领率合万余帐依附唐朝。从此高句丽人湮灭在各民族融合之中。
第一,建立高句丽和高丽王朝的民族是完全不同的。高句丽政权为西汉建昭2年(公元前37年)由扶余人朱蒙建立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的边疆政权,其领土横跨中国东北的部分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而高丽王朝(王氏高丽政权)是新罗人和百济人为主体组成的高丽人在朝鲜半岛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政权法统来自于统一朝鲜半岛...
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族自豪感,但也导致了对历史的误解和曲解。在这种背景下,民间史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许多民间史学家和研究者开始对高句丽历史进行研究和探讨,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撰写文章和书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些民间史学作品往往更加注重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的表达,而忽视了对历史事实...